|
|
|
|
|
|
|
|
眼下,資本項目管制已越來越難以有效實施,,貨幣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疲于對沖外匯占款變動,。國際經驗顯示,與貨幣政策獨立性的部分喪失所導致的困難相比,,大國經濟體通常更應該選擇貨幣國際化來釋放出貨幣政策的空間,,提升政策效力。人民幣國際化能夠大大提升貨幣政策的效力,,并使得相關政策能夠更加專注于內部均衡,。這從根本上有助于我國實現經濟的內外動態(tài)平衡。
人民幣國際化已經作為一項戰(zhàn)略提上了日程,。這可能是一條并不平坦,,但風景卻很好的路。龐大的中國經濟體面臨著嚴重的內外失衡,,這些失衡仍在加劇,,并將在相當長時期內制約中國經濟的成長;人民幣國際化很可能成為一條根本性的解決途徑,。 現實地看,,只要一國開放了經常項目的可兌換,就或多或少地會涉及資本項目的可兌換,。并且,,自2002年試行QFII制度以來,我國事實上已經放開了除短期流動資本之外的各項資本項目的可兌換,。只不過對這些資本項目實行審批制,。審批制是審慎的,但效率較低,,也留下了很多可供資本流入和外逃的漏洞和渠道,。 人民幣國際化問題還在很大程度上與東亞問題聯(lián)系在一起,。一方面,貨幣國際化是東亞各國經濟發(fā)展進程的一個組成部分,。很多發(fā)達國家的貨幣一開始就是國際化的,,可以自由兌換,,匯率幾乎每天都在波動,。與此相比,以東亞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長期存在著金融壓抑,,而外匯管制和匯率干預乃是金融壓抑的一部分。當經濟金融發(fā)展到一定階段,,貨幣的國際化就提上了日程,。在日本、新加坡以及我國的香港等早期經驗的基礎上,,包括印度在內的亞洲國家在上世紀90年代,,加快了放開對資本項目管制的步伐,但因努力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而喪失了緩沖調節(jié)能力,,最終導致內外失衡積重難返,,這些國家或地區(qū)貨幣化進程也遭受挫折。 另一方面,,貨幣的國際化對亞洲國家還是一個戰(zhàn)略選擇,。亞洲金融危機之后,固定匯率制度瓦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得出的結論是,,因為這些開放的小國經濟此前將本幣盯住美元,在一定條件下,,吸引了大量國外資本流入本國,,短期債務過重,為危機埋下了禍根,。但是令人驚訝的是,,在金融危機平息之后,這些國家又不約而同地回歸某種形式的固定匯率制度,。從規(guī)避外匯市場風險的角度來看,,釘住美元就是讓出口商和進口商對沖他們的風險。 發(fā)展中國家從中得出的教訓在于,,一定要積累起自己的外匯儲備,,以便抵御國際收支風險,并擺脫國際組織的不合理干預,。由此形成了所謂的布雷頓森林體系Ⅱ,,也就是亞洲國家通過鼓勵出口積累大量國際盈余,,而這些盈余主要是以美元形式持有的,并流回到美國金融市場,,相當于借錢給美國,。這種模式被認為部分解釋了美國長期利率在較長期保持在低位,以及美國消費者可以長期有錢過度消費,,并顯示出不可持續(xù)性,。 中國是布雷頓森林體系Ⅱ最重要的參與者。自上世紀90年代末期以來,,中國外匯儲備加速積累,,其中60%以上是以美元形式持有的,這給予了中國巨大的信心優(yōu)勢,,但同時也面臨著很多問題,。巨額國際收支盈余意味著人民幣面臨著難以回避的升值壓力,這不僅是經濟意義上的,,也是政治意義上的,。但如果人民幣對美元大幅升值,則外匯儲備將會隨之顯著貶值,,更不用說,,會嚴重削弱中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從長期來看,,這些辛辛苦苦積累起來的美元資產還會受到美元貶值和通貨膨脹的侵蝕,。鑒于美國已啟動了印鈔機救市,這兩個風險很可能都會發(fā)生,。 人民幣國際化為上述錯綜復雜的局面提供了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并有可能超越日元經驗成為一個更加成功的案例。上世紀80年代,,面對巨額順差和美國壓力,,日元加快了國際化進程,同時伴隨著日元升值,。雖然日元的國際化進程因
“失去的十年”而充滿爭議,,但“失去的十年”在多大程度上應歸結為日元國際化本身還沒有定論。當時的日本驕傲自滿心理膨脹,;在初期人為壓制日元升值,,但在后期卻又加快升值;在國內股市尤其房地產市場出現明顯泡沫的情況下,,國內政策卻遲遲未能緊縮,;還可以提到的是日本老齡化時代的到來,這些因素都有可能是導致日本失去十年的原因。從這個意義上說,,日元不太成功的國際化經驗,,還不是推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理由。 相反,,人民幣國際化有望成為解決當前中國的內外失衡問題的關鍵,。首先,人民幣國際化能夠大大提升貨幣政策的效力,,并使得相關政策能夠更加專注于內部均衡,。資本項目管制已越來越難以有效實施,貨幣政策在很大程度上疲于對沖外匯占款變動,。國際經驗顯示,,與貨幣政策獨立性的部分喪失所導致的困難相比,,大國經濟體通常更應該選擇貨幣國際化來釋放出貨幣政策的空間,,提升政策效力。這從根本上有助于我國經濟的內外平衡的動態(tài)實現,。 其次,,從增量上看,人民幣國際化能夠避免發(fā)展外向型經濟與外匯儲備高企的悖論,。在商品,、服務以及投資能夠用人民幣結算之后,中國雙順差中的一部分就將不再以外匯的形式出現,,這意味著外部失衡的壓力會得到緩解,,外匯儲備繼續(xù)增加的壓力也會下降。 再次,,從存量意義上,,人民幣國際化將有望從根本上降低中國對外匯儲備的需要。中國巨大的外匯儲備固然與中國的出口型模式有關,,但這種出口型模式的形成,,與出口創(chuàng)匯、積累外匯儲備等理念不無關系,。這一理念其實是亞洲金融危機過后的共識,。隨著人民幣的國際化,以及人民幣的國際認可度和接受度的增加,,就沒有必要保持這么多的外匯儲備,。當前,美國和歐盟基本上沒有或只有很少的外匯儲備,,他們的國家儲備主要是黃金,。人民幣國際化意味著中國能夠從國外征收一部分的鑄幣稅,也就是可以直接以人民幣對外支付,;此外,,我們還能以人民幣形式發(fā)行國債,,向外國政府和投機者借債。這些都能大大提升我國國際收支的償付能力和安全系數,。 最后,,人民幣國際化會在一定程度上對沖掉外匯儲備縮水的風險。貨幣國際化的進程,,通常伴有貨幣的升值,。人民幣升值一方面會造成美元貶值進而現有外匯儲備縮水的壓力,但另一方面,,也意味著人民幣海外吸引力的增加和人民幣單位國際鑄幣稅的增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