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3月19日在香港召開年報發(fā)布會。中石油董事長蔣潔敏表示,,“中石油按照國家關于成品油價格的市場化改革方向和逐步與市場接軌的精神,,提出了關于調整成品油價格的請求”。(相關報道見今日本報15版)
調整成品油價格請求,,說白了就是提價,。在成品油價格上,中石油除了提價就不能做點別的,?中石油披露的2007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中石油公司實現凈利潤1345.74億元,較上年同期微降1.2%(按國際準則編制,,凈利潤為1456.25億元,,同比增長2.4%),,實現基本每股收益0.75元,。根據報告,2007年,,中國石油實現營業(yè)收入8350.37億元,,較2006年增長21.2%,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率19.9%。 一邊是高額利潤,,賺得盆滿缽滿,,一邊是猛喊“提價”,大有“虧損”之屈,。這種明顯的“自相矛盾”的態(tài)度,,跟唯利是圖的資本家的嘴臉頗有些相似。作為成品油消費者,,在此我真的想問一問中石油:到底要維持多高利潤才能心滿意足,? 誠然,國際油價自今年以來就持續(xù)高漲,,每桶高達100美元,,而國內的成品油價格折算下來卻低于100美元,這兩者之間有矛盾,、有差異,。但是,作為國有企業(yè),,在注重經營業(yè)績的同時,,還必需注重自身的必然責任,還必須遵守起碼的社會道義,。中石油為什么會成為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公司,,為什么年年都會有高額利潤?顯然,,這與其壟斷身份是分不開的�,,F在,國際上油價持續(xù)高漲,,這正是中石油等國有油企發(fā)揮職能作用的關鍵時期,,而不是利用國際油價高漲的機會,來“打劫”油品消費者,。 退一步看,,就算因國際市場原油價格高位波動,國內油企在保障成品油市場平穩(wěn)運行時付出了巨大犧牲,,乃至出現了較大虧損,。可這樣的虧損,,實際上不都是油企自身在消化和分擔,。以中石化為例,該公司2007年為平穩(wěn)成品油市場,,采取多項措施增加成品油產量的同時,,高價收購地方煉廠成品油,,以保障成品油市場供應,導致公司煉油業(yè)務形成較大虧損,。就此,,國家對該公司予以財政補貼123億元,其中49億元計入公司2007年補貼收入,,74億元計入公司2008年第一季度補貼收入(據中國證券報),。 由此看來,在國際高油價面前,,油企是有多種辦法解決國際油價高漲帶來的影響,,而不是像中石油表現出的那樣,只能提高當前成品油的價格,。當然,,在呼吁石油巨頭拿出部分超高利潤來平穩(wěn)成品油市場的同時,筆者還期待國家采取一些措施,,比如,,降低國內關稅,比如降低成品油流通費,。與此同時,,必須加大對國內成品油價格改革,畢竟,,采取限價這種方式來規(guī)范油品市場,,恐會使油品市場的矛盾越積越深,最后病入膏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