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場傳聞稱“首套房認定標準將放松”,“四大行將發(fā)布政策,只要房貸余額還清都算首套房”,。福州市政府網(wǎng)站已經(jīng)發(fā)布房地產(chǎn)新政,房貸余額還清算首套房,。南京,、杭州等地目前的首套房認定標準,也已經(jīng)照此執(zhí)行,。
繼取消限購之后,,樓市限貸松綁的消息,無疑給當下頗顯寒意的樓市,,普照了一層溫暖的陽光,。雖然“房貸余額還清都算首套房”的消息尚未得到四大行公開證實,但顯然已有不少地方在這樣操作,。這一方面說明當下樓市確實形勢不容樂觀;另一方面也說明地方政府確有“救市”之心,。因為涉嫌“救市”,所以不少鼓吹“房價必須大跌”的網(wǎng)友,,在網(wǎng)上“大罵”;殊不知,,倘若房價真的大跌,結果將是災難性的,,沒有人能完全置身事外,。
在過往的樓市調控中,房貸政策歷來是主要的調控手段之一,。雖然相比限購之類純粹的行政手段,,限貸似乎更像是市場手段;但是,限貸政策大多時候同樣是行政命令的結果,,體現(xiàn)的也是行政的意志,。所以,就像取消限購是收回行政之手伸出市場之手,,松綁限貸同樣可視為“讓市場發(fā)揮決定性作用”的具體落實,。銀行如何認定首套房,給房屋貸款怎樣的利率,,其實可以交由市場競爭去自行決策,,無需由政府部門來代其決定。
尤其是在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不同的銀行完全可以針對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情況制定不同的首套房認定標準,。事實上,無論是首套房認定也好,,還是首付比例也好,,說到底就是給予不同信用等級的客戶不同的優(yōu)惠標準。假若一個客戶擁有十套房且還清了所有房貸,,在銀行眼里當然是需要爭取的優(yōu)質客戶,,給予相應優(yōu)惠的房貸完全可以理解。當然,,我們要鼓勵剛需性和改善性的住房需求,,要遏制投機性和投資性的住房需求,在房貸政策上勢必有一個平衡,。
國家鼓勵的剛性住房需求,,在房貸政策上需要兜底,以避免其遭遇市場的“勢利眼”;但在遏制其他需求方面,,銀行其實也會有相應的風險防范機制,,為此不妨選擇相信市場的理性。調控的期望與銀行的利益,,本身是同一向度的,在識別惡意投機與炒作風險方面,,相比行政調控劃下的死板條框,,銀行的風險防控機制只會更加靈活有效;反過來,如果銀行自己不用想事,,老想著政府定會防控風險,,其實這才是最危險的——“政府失靈”和“市場失靈”的風險歸于一體。
所以,,樓市限貸松綁本質上不是一個“救市”的問題,,而是全方位銀行市場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政府調控的手適度拿開,,讓市場化的銀行自己去防控風險,,無論從哪個角度說,其實都不是一件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