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2009年12月的CPI上漲至1.9%。春節(jié)前將加息的傳言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相信,,以致這幾天證券市場受到沉重打擊,,甚至讓眾多一度堅信年內市場走勢將“前高后低”的人大為恐慌。事實上,,盡管這種理想形態(tài)有利于已然完成布局的投機客,,但卻可能完全不符合政策的預期結果。 央行宣布結構性調高準備金率僅一周左右時間,,市場加息預期的陡然強化,,恰證明了上面這一假設。 此前,,市場普遍的看法是央行可能會在2010年第3季度的前后加息,,但在調整準備金率之后,傳出了2010年1月份的第一周全國新增貸款達到6000億元之巨的消息,。加上CPI和信貸短期內上升較快,,貨幣當局以加息來對沖的預期于是產生,,并迅速自我強化。不僅證券市場通過指數連續(xù)下跌,、成交量突然放大暗示主流資金形成了新共識,,而且在本月19日發(fā)行的240億元的1年期央票中標收益率1.9264%,上漲幅度也達到8.3個基點,,顯示短期內資本市場,、貨幣市場均認可了加息的可能性。 筆者以為,,如果跳出政府宏觀調控政策層面,,以清醒的思維去理解市場、轉換視角,,則可能取得大為不同的認識,。這里面的過程可能是這樣的: 第一階段,2010年實施調控并逐漸為刺激政策退出創(chuàng)造條件,,已成國內乃至世界范圍內的普遍共識,。央行年初即發(fā)出提高準備金率50個基點的信號,充分表明了政策的態(tài)度是希望流動性“適度寬松”,,換言之,,幾等同于較去年有所緊縮。但作為市場主體,,如以銀行為例,,在去年9.59萬億的天量信貸維持了利潤增長水平的“甜頭”刺激下,眼見政策第一拳打出,,最恰當的反應絕非立即收手,,乖乖地去做“規(guī)定動作”,而是搶在不知力度的下一拳之前,,盡快做完“自選動作”,。這自然導致市場流動性其實較去年同期相比,呈現超過政策預期的放大,,并自然招致政策的進一步干預,。 第二階段,正是看到了政策進一步干預的可能性,,例如加息,,那么當通過“自選動作”試探出政策的真實意圖之后,市場主體最理性的反應絕不是繼續(xù)強梁,,反而是立即示弱,,讓政策的干預必要性迅速降低,并收縮信貸規(guī)模,導致樓市成交回落,、股市指數迅速暴跌,,顯示出進一步緊縮政策的負面后果。 第三階段,,如果政策選擇觀望,,則市場會不確定性表現出更為低迷的態(tài)度,等待“靴子落地”,。如果政策選擇繼續(xù)緊縮,,則可能進一步削減貨幣乘數的作用力。 如此三段式的博弈推演,,其實僅僅是一個開始,。在經歷數次反復后,政策的直接作用力一方面被來自市場的反作用力消耗,、對沖,,另一方面又受到新形勢、新問題的牽引而不由自主地走出預設的軌道,,乃至走向預設立場的反面�,,F實的證據在政策干預力明顯強化的2008—2009年均有明顯證據:2008年,年初“雙緊”,、年中“�,?亍薄⒛昴半p松”,;2009年時,則是政策年初便背負“保增長”重負,,乃至在樓市,、股市產生了超越多數人想象力的“首先復蘇”景象…… 無論貨幣還是財政政策,其對社會經濟未來的建構力或許要比想象弱許多,,而由無數個微觀個體預期所形成的市場反作用力,,則或許要比我們預判的要強不少。用一句著名的論斷來說,,“政策在正面效果方面的作用,,要比預想的小,;在負面效果方面的作用,,則往往超出想象”。因此,,在市場中加息呼聲漸成主流之時,,冷靜觀望,慎重出手,反而是央行最可行的選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