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第十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日前審議通過了甘肅省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立法程序規(guī)則修正案,,修正案第四條新增“公民均可以直接或通過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各專門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部門向常務委員會提出立法建議項目”,。 到目前為止,我國90%以上的地方法規(guī)草案都是立法機關委托政府部門起草的。在這一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一些部門為保護本部門本系統(tǒng)利益而“卸責擴權”的現(xiàn)象,。
前不久,為防止部門借立法之機擴張利益,,重慶市政府決定正式建立立法起草回避制度,,進一步完善委托起草和招標起草的立法模式,實現(xiàn)立法起草的第三方參與,,并將委托立法和招標立法所需的各項工作經費納入每年的市級財政預算,,這無疑是一次打破部門利益法制化的可貴探索。而今天,,甘肅立法保障公民參與立法,我們不禁要為立法大門向公眾敞開的新舉大聲喝彩,。 立法機關委托政府部門起草,,在立法中部門權力與公民權利的平衡難免失之偏頗,無數(shù)事實都已印證了這一點,。與原先的部門起草草案后征集民眾意見做法相比,,立法保障公民參與立法、提出立法建議項目,,確保了體現(xiàn)民意,、滲透民意的超前意識,拓寬了公民參政議政的途徑和渠道,,在制定法律法規(guī)前,,讓普通民眾擁有越來越響亮、越來越有分量的話語權,,堪稱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體現(xiàn),,此舉值得在更多的地方推廣。
當然,,如何切實保障公民參與立法過程中的建議權,、參與權、監(jiān)督權,,還需要在不斷探索中得以細化和規(guī)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