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時,,全國各地迎來了新一輪掃墓高峰,。剛剛過去的雙休日,北京市共有101萬群眾前往八寶山等地掃墓,,比去年清明前雙休日的80萬人多出21萬人,。預計清明節(jié)當天,,北京掃墓群眾將達到180萬人,其中八寶山地區(qū)40萬人,。與往年相比,,中國人傳統(tǒng)殯葬和祭奠觀念正在悄悄發(fā)生變化,獻花,、樹葬,、海葬、網(wǎng)祭等方式漸成時尚,。
冥幣受冷落 獻花漸時興

本報記者 卜云彤
攝 | 近日傍晚,,在北京某小區(qū)附近的超市前,一個非法女商販趁著天黑在路邊吆喝著兜售冥幣:“我這兒便宜,,有金元寶還送錢袋呢,,就五塊錢一份兒”。記者暗暗觀察了半個多小時,,沒見到一個路人掏腰包購買,。女商販告訴記者,前兩天她曾去墓地向前來掃墓的市民兜售冥幣等用品,,但很多人看都不看一眼就徑直進了花店,。她說:“現(xiàn)在可不比以前,冥幣生意越來越差,�,!� 4月3日,記者來到北京八寶山人民公墓,。盡管祭掃高峰尚未到來,,但前來祭掃的市民絡繹不絕。正在公墓門口休息的一位老者是來紀念亡妻的,,他看著眼前生意興隆的鮮花店很是感嘆:“這幾年啊,,都不時興燒紙、撒紙錢了,,都時興買花,,這樣文明�,!绷硪晃宦嗜胰谇皝頀吣沟陌紫壬f,,以前的清明節(jié),他都要用燒紙磕頭的方式來祭奠父親,,近兩年他改變了祭掃方式,,每次買兩束鮮花放在父親的墓前,表達緬懷和思念,,“以前那樣煙熏火燎的,,確實不太好,也是對逝者的不敬,,我覺得用鮮花祭掃挺好的,,既文明節(jié)儉,又不會破壞環(huán)境,�,!�
在墓地門口的鮮花店,記者看到白菊花和黃,、白康乃馨備受青睞,。原本面積并不大的花店里,等著購買鮮花掃墓的人竟然排起了兩小隊,,買花人以中青年居多,。一位忙著剪枝、扎花束的工作人員說,,僅上午就賣出了近千束鮮花,。走進陵園,記者看到有相當一部分墓碑前擺放著一盆盆鮮花,,其中有百合,,也有紅杜鵑。手里拎著一小盆百合的李女士是來祭奠姐姐的:“姐姐去世之前一直很喜歡百合,,成束的鮮花一兩天就枯萎了,,還很有可能被風吹走,這樣的一小盆鮮花會生長好長時間,,墓地也顯得更加干凈整潔,。” 一位在公墓外等客的人力三輪車夫說,,前些年,,很多掃墓的人都自己帶來滿滿一大塑料袋的紙錢、紙扎什么的,,有些人還披麻戴孝呢,。近幾年,,北京人祭掃習慣文明了,手捧鮮花的人多了,,鮮花替代了過去的冥幣祭品,。
高價墓地每平方米1.5萬元
記者采訪發(fā)現(xiàn),盡管鮮花祭掃已成為主流,,但封建迷信活動仍未絕跡,。在北京老山骨灰堂臺階上,各個擺賣鮮花的攤位前也擺著冥幣,、豪宅,、金銀元寶、金童玉女等祭品,,給清明原本文明簡潔的祭掃活動蒙上了封建迷信色彩,。 從老山骨灰堂門前的臺階一路走來,有五六個兜售墓地的人不斷往前來祭掃的人手中塞墓地宣傳冊,,其中最貴的墓地售價高達70萬元,。一個中年婦女拉住記者,先是隱秘地問“急不急用”,,沒有得到任何答復后馬上又極力推銷“家族墓”,,“你還年輕,我覺得你更應該考慮買一組家族墓,,這樣劃算,。幾十年后,你現(xiàn)在買的墓地價格會翻好幾番呢,。而且你盡管放心,,我們墓地的有效期會從骨灰遷入的時間開始計算�,!彼鶚O力“推薦”的“家族墓”每平方米的價格是1.5萬元,。 在北京老山骨灰堂門口,記者看到墻上醒目地張貼著2003年3月北京市民政局等六個委辦局正式聯(lián)合發(fā)布的《關于清明節(jié)期間祭掃活動的通告》,,其中明確提出禁止出售冥幣,、紙扎等封建迷信用品,禁止預售骨灰穴(格)位,。但在一些墓地推銷者的眼里,,這一禁令似乎形同虛設,他們?nèi)栽谟惺褵o恐地向前來掃墓的人推銷高價墓地,,有的甚至炒賣“活人墓”,。 一名墓地推銷者告訴記者,10年前,,北京近郊的墓地租賃費每平方米大約100元,,而今已達到1500元,,10年間價格上漲了10多倍。如今,,可供市民選擇的墓地中,,低于一萬元的已不多見。其中在海淀區(qū)香山南路的金山陵園山頂中部的一塊墓地,,成交價達到180萬元。目前,,墓地價格按照1萬元,、10萬元、100萬元可大致劃分為簡單,、普通,、豪華三等。一位計劃為父母選購墓地的李先生感嘆道:“活著的人買房子不容易,,沒想到死了要買塊墓地也不輕松啊,。” 據(jù)了解,,“炒墓”現(xiàn)象在全國其他一些地方也普遍存在,。目前,各地均在采取措施規(guī)范墓地經(jīng)營單位,,嚴厲打擊非法“炒墓”行為,。根據(jù)民政部正在研究制定的《殯葬管理條例》,公墓經(jīng)營單位應當憑用戶出具的死亡證明出售墓穴用地,,不得為沒有出具死亡證明的人出售墓穴,。一旦出現(xiàn)違規(guī)現(xiàn)象,民政部門將有權對公墓經(jīng)營單位處以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
要“薄祭” 更要“厚養(yǎng)”
往年清明節(jié)前后,,全國各地因掃墓燒紙而引發(fā)的火災時有發(fā)生,不少城市還因祭掃人數(shù)過度集中而導致交通嚴重受阻,。與往年不同,,北京市民今年已選擇不同的時間前往墓地祭掃,有的甚至選擇在家中緬懷先人寄托哀思,。據(jù)北京交通,、城管、林業(yè)等部門反映,,傳統(tǒng)祭奠方式的變化,,不僅緩解了城市集中祭掃帶來的交通壓力,也避免或減少了因燒紙而帶來的環(huán)境污染和火災隱患,。 今年,,北京等城市清明節(jié)網(wǎng)上祭奠的人越來越多,。記者上網(wǎng)查詢得知,中華清明網(wǎng),、網(wǎng)同紀念網(wǎng),、中國殯葬網(wǎng)等網(wǎng)站都具備花、歌,、燭,、香、酒等祭奠功能,,祭掃者只要將先人的照片,、生平和自己所寫的悼文存放在不受時空限制的虛擬世界中,先人便在此擁有了永久的網(wǎng)上家園,。一位網(wǎng)上祭掃者說:“網(wǎng)上可以更方便地寄托自己對先人的思念和哀悼,,所有祭拜敬獻也能永久地保存下來,既省事,,又省錢,,還可免受交通擁堵之苦�,!� 除了網(wǎng)祭外,,骨灰入海、樹葬花葬等文明殯葬形式也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自1994年以來,,北京市骨灰撒海活動每年春秋兩季舉行,,在公墓舉行海撒告別儀式后,,家屬可乘船將骨灰撒入渤海灣。目前,,上海市每年骨灰撒海的數(shù)量都超過1000人,。位于長城腳下的北京八達嶺陵園表示,將建成北京市首家樹葬示范基地,。 盡管各地祭掃方式和祭奠觀念已發(fā)生一些變化,,但要徹底改變數(shù)千年來形成的傳統(tǒng)殯葬陋習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有的地方在殯葬消費中仍然大操大辦,、鋪張浪費,有的棺木土葬,、浪費社會資源,,其中有的人在老人生前并未盡到贍養(yǎng)義務,這些都是與文明、節(jié)儉,、科學的現(xiàn)代殯葬觀格格不入的,。 “孝敬老人最好的方式是老人在世的時候,做兒女的要盡到贍養(yǎng)義務,,照顧好老人晚年生活,,用愛心陪伴老人度過一個幸福、歡樂的晚年,�,!鼻迕鞴�(jié)前,北京市消費者協(xié)會發(fā)出倡議,,提倡市民樹立“厚養(yǎng)薄祭”的現(xiàn)代祭奠觀,,不僅要對逝者“薄祭”,更要對生者“厚養(y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