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1-16 侯丙孬 來源:新華網(wǎng) |
|
|
距離2007年除夕夜還有個把月呢,大大小小的新聞媒體就已經(jīng)按捺不住,,開始拿春晚說事兒了,。其實春晚的話題過熱,與一些媒體的炒作有很大關(guān)系,。因為在老百姓心中,,春晚辦得“好”與“壞”,其實沒有那么重要,,畢竟,,它不就是一臺戲嘛!
可是春晚身上承載的東西卻越來越多,,本該十分輕松的一場晚會,,卻被弄得越來越沉重,越來越復(fù)雜,,甚至越來越神秘了,。
站得太高使春晚過于沉重。春晚是中央電視臺主辦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受眾是全國人民乃至全球華人,。除夕之夜,13億人民圍坐在電視機前觀看一臺晚會,,可想而知這場晚會辦得再好都不為過,。真是這樣嗎?我看未必,。除夕是每個人的除夕,,每個人除夕都可以有不同的過法,觀看春晚只是其中的一項內(nèi)容,。更何況我國是一個地域廣大民族眾多的國家,,不同地區(qū)、不同民族的人民都還有各自春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蛟S是全家人團團圓圓圍坐在一起包餃子,身后是正在播出的春晚,,然后一個人驚叫一聲:“哎呀,,趙本山出來了,快看,,趙本山今年又上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了,!”我想,春晚頂多如此而已,。如果這樣看,,春晚就不會被炒作得那么沉重了,。不同地方的人民有不同的愛好,不同的習俗,,不同的方言,,所以各地方電視臺也可以在除夕推出自己的春晚。我們在尊重民族多樣性的同時,,也應(yīng)該尊重文化的多樣性,。這樣不是與春晚瓜分收視率,而是提倡利用眾多地方電視臺的資源,,與中央電視臺一起形成一個“大春晚”,,使春節(jié)的電視熒屏更加豐富多彩,為觀眾提供更多收視選擇,,如此豈不更好,?
商業(yè)操作使春晚過于復(fù)雜。近年來,,春晚摻雜的越來越多,、越來越明顯的商業(yè)信息引起了觀眾的普遍不滿。我想,,這么大的一場晚會搞點“商業(yè)贊助”其實也在情理之中,,大可不必遮遮掩掩。光明正大地做廣告,,老百姓也不是不能理解,。可能是春晚節(jié)目中的廣告太隱蔽了,,恐怕只有專業(yè)人士才看得出來,,廣大普通觀眾因為受了蒙蔽所以感覺不滿。這種讓觀眾和廣告投資方都不十分歡迎的做法為何不換一換呢,?我國現(xiàn)在的文化傳播形式是公共文化服務(wù)體系與文化市場體系兩條腿走路,,既然有市場文化體系的存在,春晚光明正大地做點廣告,,老百姓能夠理解和接受,,只要不本末倒置就行了。但廣告似做非做地播出,,除了使春晚顯得更加復(fù)雜,,我們看不出有什么可取之處。
八卦新聞太多使春晚過于神秘,。春晚前,,一些媒體又開始猜測今年某某某要上春晚了,誰誰誰要主持春晚了,,這樣的新聞反復(fù)刊載,,似乎舉國人民對春晚充滿了期待一樣,。春晚后,那些媒體又開始追逐報道在春晚上露臉的明星,、新人,、節(jié)目,那架勢就好像一個縣的新聞單位在追逐報道本縣有史以來的第一個全省高考狀元,,都想湊近些沾點喜氣兒似的。一個人上春晚后,,馬上就會在眾多媒體的追逐下成名,,所以很多人都削尖了腦袋上春晚,也因此誰上春晚就顯得十分神秘,。
春節(ji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國人有“熬年”的習俗,除夕怎么過歷來受到大家的重視,。不管怎樣,,除夕是辭舊歲迎新年的時刻,應(yīng)該是團團圓圓,、熱熱鬧鬧,,那么春晚只要喜氣洋洋、熱熱鬧鬧的就行了,。卸下那些本不該由春晚承載的負擔,,還其輕松喜慶的本來面目,編創(chuàng)演職人員也許能發(fā)揮得更自如些,。
春晚其實就是一臺戲,!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