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起來說,,過去的多年中,A股的表現(xiàn)好的時候比差的時候多一些,。在人們心里,,“調整”總是主話題,“牛短熊長”總是主旋律,。
最近,,這個市場表現(xiàn)愈發(fā)差了,到底是為什么,? 我們看到,,“壞消息”總會被反復引用,比如農行的天量IPO,,比如某海外機構對中國經(jīng)濟先行指標的向下修正,,比如勉力堅持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帶來投資下行壓力等等。 或許,這些原因都是對的,。但它們總有輕重緩急,,對下跌的“貢獻率”差別甚大,“一刀切”的怪罪總是有失偏頗,。 農行何辜,,可以承擔市場暴跌、巨量市值蒸發(fā)之責,?講句公道話,,四大國有銀行中,正是因為農行遲遲拖到今日才啟動IPO程序,,使它錯過了太多可資利用的發(fā)展時機——市場早就被前期拿到資金的其他同行擠占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廣大農村短期內除了吸儲,也沒有太多好的經(jīng)營機會,。 言歸正傳,,反問一句:以農行巨大的體量,批評者認為什么時候才是啟動它上市的最佳時期呢,?我看這個問題拋給誰都很難回答,。 農行也好,其他待上市的公司也罷,,IPO造成下跌只是個市場借口,。說句較真的話,企業(yè)進行IPO正是市場尚有活力的表現(xiàn),,說明企業(yè)需要錢,,需要擴張。只不過當下的A股弱勢讓它無端成為一個負面因素,。 因此,,本質上講,A股近期的大幅度調整,,更多還是源于對宏觀經(jīng)濟前景的不確定認識,。 筆者說過,A股走勢看兩大指標,,一是政策,,二是貨幣。現(xiàn)在看來,,貨幣層面雖然有些新變量,,但政策因素的依舊不明朗仍讓市場短期內無法抬頭。 所謂的新變量來自匯率的調整,。此番匯改的啟動,,是以“雙向調整”為基調“一籃子貨幣”為參照,。但主方向誰都清楚,人民幣幣值按照“退二進三”的步調走下去是錯不了的,,其目的就是加大那些投機熱錢的機會成本,,進而降低外匯市場的異常波動。不過,,即便如此,機會成本不高的那部分熱錢還是會選擇中國,。因為放眼全球,,實在是找不到更具發(fā)展?jié)摿Φ耐顿Y目的地。 而所謂的政策層面的不確定性,,說白了主要還是投資和出口,。二季度官方公布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6%,這個數(shù)字看著很靚麗,,但細細分析,,其較一季度的數(shù)據(jù)并沒有太大變化。這樣的增幅,,建立在去年同期較低的基數(shù)之上,。而固定資產的投資率的下降,正是和今年以來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力度息息相關,。 這是增長勢頭有所放緩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在中國的出口貿易份額中,,歐盟的占比和美國不相上下,。因此,歐洲系列主權債務危機引發(fā)的歐元區(qū)經(jīng)濟二次衰退風險就給中國出口復蘇前景造成相當不利的影響,,這也是官方對下半年出口形勢表示嚴重關切的重要根源,。 人力資源成本上升、招工難,、匯率壓力,、貿易壁壘、融資難等諸多困難,,多重共振讓出口壓力空前加大,。 由此,筆者更感覺到“加快轉變”之迫切,!“由投資拉動轉向消費支撐”之迫切,! 的確,從2008年11月起,,中國股市成為率先走出全球經(jīng)濟危機的市場,,比美國和歐洲提前了半年左右,。但是,這種提前量隨著市場流動性和外部宏觀環(huán)境的不斷變化在逐步失去上攻能量�,,F(xiàn)在的情形下,,讓市場出現(xiàn)變局,唯有寄望于超乎意料的政策了,。
(本欄目稿件只反映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