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年的我國官方表達中,,“調整收入分配”這個詞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密集度出現在各種場合。從深層次對收入分配進行調整,,已經成為中國政府目前面對的重要任務之一,,也將是決定“結構調整之年”成敗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虎年春節(jié)前后,,我國多位領導人頻繁在公開場合表態(tài),,強調國民收入分配結構改變的重要性。2月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談到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時,把“加快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放在了第一位加以強調,。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也先后提及“也要通過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fā)展的成果”,�,! � 在新華網上推出的網上調查顯示,“收入分配”登上“兩會最關心話題”之榜首,。 事實上,,國民收入分配一直以來都是中國經濟發(fā)展,尤其是實現從出口主導型向內需拉動型轉變的經濟轉型過程中的一大深層問題,。資料顯示,,從國民收入分配看,近十幾年來,,居民收入占中國的國民總收入比重不斷下降,,政府、企業(yè)比重則不斷上升,�,! � 從上世紀90年代初到2005年的《中國統(tǒng)計年鑒》顯示,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由68%降至60%,,政府和企業(yè)部門分別由16%、16%升至17%,、23%,。 此外,,再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由69%降至59%,政府與企業(yè)分別由19%,、12%升至21%,、20%。 央行2008年四季度的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指出,,2007年居民收入占國民收入比重下降至57.9%,。而在美國,居民收入占國民收入比重高達70%,。 總理溫家寶27日與網友在線交流時表示,,把社會財富這個“蛋糕”分好,,關系到社會的公平正義。如果說把做大社會財富這個“蛋糕”看作是政府的責任,,那么,,分好社會財富這個“蛋糕”,就是政府的良知,。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指出,,收入分配不均主要表現為居民勞動收入在整個要素財富分配中的比重越來越低。對于絕大多數中低收入民眾來說,,勞動力收入是其最為重要的收入來源,,甚至是多數人唯一的財富收入來源。當勞動力在整個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過低時,,自然會導致絕大多數居民收入水平十分低下,,消費支付能力小。 “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得從根本上提高勞動者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弱化權力在要素市場的支配關系,減少政府對經濟生活的干預,,通過公共決策減小既得利益制度化的幾率等,。”易憲容說,。 中國(海南)改革發(fā)展研究院院長,、全國政協(xié)委員遲福林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建議,應明確收入分配改革目標,,把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占比從約60%提高到70%左右,。 全國政協(xié)委員,、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部長張小濟也提出,,在一次分配過程中,政府不應該是主導力量,,而應該給市場更大的主動權,,政府應該在二次分配上下更多功夫�,! � “在效率優(yōu)先的基礎上兼顧公平,,比如提高最低生活保障,稅收改革,。讓農民工自由流動,,讓他們和城里人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務。”他舉例說,,給予所有人公平的就業(yè)機會,,平等享受公共資源的權利,才能夠完成收入分配的深層次調整,�,! � 溫家寶總理此前曾提出今年改革國民收入分配的三個要點,,分別是:加快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稅收對收入分配的調節(jié)作用,,深化壟斷行業(y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進一步規(guī)范收入分配秩序,;對城鄉(xiāng)低收入困難群眾給予更多關愛,,保障好他們的基本生活和基本權益,繼續(xù)抓好扶貧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