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皮利(泰國)/繪(摘自美國政治漫畫網(wǎng)) |
去年12月,,我問一位中國學者,2009年的主題是什么,?他提出了兩個重要問題——經(jīng)濟與哥本哈根,。
經(jīng)濟問題顯而易見。在我們交談之時,,到處都是針對數(shù)百萬游蕩在農(nóng)村的不滿民工發(fā)出的警告,。關于哥本哈根,他的擔心是,,作為世界最大碳排放國,,中國將會成為全球對氣候變化表達憂慮時的出氣筒。他指出,,如果在12月的哥本哈根峰會上不能達成共識,,中國必然會被妖魔化,這將開始威脅到中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
將近一年過去了,,這兩個擔憂均已消退。中國的經(jīng)濟比大多數(shù)國家都增長得要快,,南方的一些工廠已經(jīng)開始抱怨工人短缺,。
與此同時,在哥本哈根會議前舉行的一輪緊鑼密鼓的談判中,,中方談判人員可以從以下事實中得到安慰:真正的壓力正在落到其他國家的肩上,。事實上,中國的氣候牌打得非常漂亮,。
一些其他事態(tài)的發(fā)展幫了北京一把,。奧巴馬政府成立之初,曾希望與中國就氣候變化問題締結緊密的合作關系,,使其能夠推動北京做出重要的新承諾,。但由于美國的氣候變化法案仍在國會遭到冷落,,華盛頓幾乎沒有多少影響力。美國氣候變化特使托德·斯特恩已承認,,在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本月晚些時候訪問北京時,,中美兩國不會簽署任何實質性協(xié)議,。
中國也很高興地看到,,印度在氣候談判中采取了更為好斗的姿態(tài)——該角色通常由印度環(huán)境部長賈伊拉姆·拉梅什扮演。中印兩國政府均堅決認為,,應對全球變暖的責任應由富國承擔,。上周,兩國甚至簽署了協(xié)調氣候變化努力的協(xié)議,,這將有助于它們在哥本哈根會議上采取一致的姿態(tài),。但印度公開采取更強硬的姿態(tài)符合中國的利益。
中國做了十分出色的說服工作,,讓世界其他國家相信中國對待氣候變化的態(tài)度十分認真,。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板制造國之一,今年幾乎每周都會宣布又建設了一家新的大型風力發(fā)電廠——盡管許多現(xiàn)有風力發(fā)電廠尚未連入國家電網(wǎng),。
中國政府為自己訂立了目標:在2006年至2010年期間將能效提高20%,。得益于去年年底經(jīng)濟低迷為此帶來的小小幫助,中國正在向這一目標邁進,。因此,,當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9月份在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會議上表示,中國還將采用“碳密度”目標時,,環(huán)境組織歡呼雀躍,,宣布它是一項重大突破。
中國的政策如此成功,,以至于美國綠色技術的擁護者發(fā)出警告說,,中國將成為主導者�,!爸袊總月在清潔能源方面的支出約為90億美元,,美國已經(jīng)落在了后面,”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在上周的一次參議院委員會上說道,。
不過,,盡管畏懼哥本哈根峰會的是華盛頓而不是北京,但中國仍會受到密切關注,。中國不僅尚未給出碳排放將停止增長的日期,,而且胡錦濤提出的降低碳密度(單位產(chǎn)出的碳排放量)的計劃迄今仍只是一個愿望,尚未有具體的數(shù)字目標,。
此外,,一些環(huán)境活動家擔心,,中國可能會開始放松其政策。北京目前正在制定2011年至2015年的下一個五年計劃,。有傳言稱,,地方政府一直在抵制將能效再提高20%的目標。觀察人士猜測,,中國政府將轉而宣布將碳密度削減20%的目標,,其中大約13%到15%來自能效的提高,其余部分來自新增的可再生能源和再造林項目,。
這樣的能源密度削減幅度仍然是一個重大進步,。但如果這樣的政策公布出來,我們很容易就會看到其他政府會進行怎樣的抨擊,。它們可能會說,,中國政府實際上是在以新的碳密度目標為幌子,減輕其高度依賴煤炭的鋼鐵廠和發(fā)電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壓力,。哥本哈根會議可能仍會有一些讓北京感到不舒服的時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