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三次峰會于24日在美國匹茲堡開幕,,在峰會前夕,,許多成員國都拋出了自己的主張,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則提出把全球經濟再平衡問題納入匹茲堡峰會議程,。 分析人士提醒,,眼下全球經濟復蘇剛剛起步,要警惕“經濟再平衡”華麗外衣下掩蓋的貿易保護,,更不可使其成為一些國家實施貿易保護的最新借口,。
美力推全球經濟再平衡
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20日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采訪時說:“我們不能回到那個時期,即中國,、德國或其他國家把一切賣給我們,,我們背負一打信用卡和房屋凈值貸款,卻沒賣給他們任何東西�,!彼硎�,,確保世界經濟更平衡正是匹茲堡峰會的部分內容。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說,,美國希望達成一份“可持續(xù)及平衡增長的框架協(xié)議”,,其內容包括協(xié)調經濟政策,以求實現世界經濟的較快增長,,同時不造成資產泡沫和不可持續(xù)的資金流動——這兩種現象都是導致本輪全球危機的誘因,。 路透社獲得的草案文本顯示,美國希望G20其它成員國接受一項“共同評估”程序,,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負責監(jiān)督,,以確保“G20成員國推行的政策,,在整體上符合全球經濟可持續(xù)及平衡增長的軌跡”,。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這一由美國提出的框架包括的具體措施可能涉及:美國增加儲蓄并減少預算赤字,、中國降低對出口的依賴,,以及歐洲進行結構性改革以提振企業(yè)投資等。
新框架有人反對有人“幫腔”
巴西反對上述提議,。巴西財政部長曼特加說:“就目前版本而言,,這個提議模糊不清,我們不贊成,�,!�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雖然德國等一些國家表示,,他們不會同意任何有約束力的改變經濟政策的承諾文件,,但已有更多G20成員國接受了美國的提議。 據報道,,英國官員認為,,該框架協(xié)議將發(fā)揮作用,因為它將得到G20層面的政治支持,。加拿大總理斯蒂芬·哈珀表示支持該提議,。他說,世界經濟增長不能再僅僅依賴于“舉債過度的”美國消費者了,。 香港《明報》報道說,,美國的建議得到了IMF和世界銀行的支持。IMF總裁卡恩日前說:“我們需要再平衡增長,,以及短期內增加新興市場消費以支撐足夠的增長,�,!�
警惕貿易保護主義
次貸危機爆發(fā)后,西方有一種理論認為,,全球經濟失衡是引發(fā)危機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現為出口型經濟體對美國保持大量貿易順差,這部分順差再回流到美國金融市場,,從而助推了金融泡沫的形成,。 有分析人士認為,國際金融危機的陰霾尚未消散,,危機源頭的美國卻煽起貿易保護主義陰風,,美國拋出的“全球經濟實現再平衡”只是一個幌子,其實質是在延續(xù)貿易保護主義的思路,。試圖以峰會為契機,,向中國等出口經濟體施壓,以犧牲別國的經濟增長,,換取美國經濟復蘇和美元穩(wěn)定,。 廣東商學院副教授潘成夫曾撰文指出,毋庸諱言,,經濟失衡的確是經濟危機的一個原因,,也確實需要好好解決。但是,,現實情況更有可能是,,美歐可能會以此為借口推卸釀成金融危機的責任,拒絕對國際貨幣體系改革作出妥協(xié)和讓步,。因此,,對于以治理全球經濟失衡為名,變相采取保護主義措施的可能性,,要保持一定的警惕,,堅決反對這種嘗試。 據獨立監(jiān)測機構“全球貿易警報”不久前發(fā)表的一份報告,,自去年11月二十國集團華盛頓金融峰會以來,僅集團成員就實施了121項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另有134項在醞釀過程中,,具體措施包括提高關稅、補貼出口,、限制移民及其他特別救濟措施等,。根據報告,全球90%的商品貿易不同程度地受到保護主義的限制,,而中國則成為保護主義的最大受害者,。 上海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徐明棋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調節(jié)不平衡的責任主要在逆差國家,如果逆差國不調整,,光指望順差國來調整,,效果是達不到的。具體而言,,美國和英國等長期逆差的國家,,如果不積極調整,改變國內的儲蓄,、投資和消費結構的話,,要達到全球平衡是困難的。
中國需加快轉型
商務部研究院美大部研究部主任李偉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則表示,,可持續(xù)和平衡增長框架著眼于協(xié)調各國宏觀經濟政策,,與貿易保護主義無關。中國也早已意識到依賴出口促進經濟增長模式的局限性,,中國已轉向依靠內需來拉動經濟增長,,只不過轉變不可能一蹴而就。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吳慶撰文指出,,中國的出口導向型經濟增長方式本來就是不可持續(xù)的,,現在因為美國經濟的戰(zhàn)略轉型而變得更短。經濟增長方式轉型是一個漸進過程,,雙方都需要時間,。美國經濟市場化程度較高,調整會更快,。因此中國經濟需要加快調整,,才不會跌入被動局面。
聯合國貿發(fā)會官員談“全球經濟再平衡”:美不惜用保護主義手段表達政治決心
本報訊
聯合國貿發(fā)會官員梁國勇日前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不能表面和局部地看待美國近來在對華貿易上的保護主義做法,,以及一再主張“全球經濟再平衡”的觀點等現象。 梁國勇認為,,奧巴馬政府在中國輪胎特保案上的決定,,其實反映了美國政府對全球經濟的根本看法,即全球經濟的不平衡(以美中貿易的不平衡為核心)與危機的發(fā)生有一定的關系,。美國要走出危機,,必須打破這種不平衡,危機后必須進行全球經濟的再平衡,。
發(fā)達國家不能空談“責任”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fā)一年來,,“責任”一直是全球最熱門的詞匯之一。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上周在金融危機全面爆發(fā)一周年之際發(fā)表演講說,,危機爆發(fā)是美國多個部門責任缺失的結果,;要避免危機再次上演,,必須全面改革美國金融體系,使各個部門承擔相應的責任,。 奧巴馬強調美國金融監(jiān)管部門應切實履行責任,,這話聽起來似乎不錯。但是人們也看到,,在很多情況下,,“責任”一詞也常被發(fā)達國家當作向其他國家施壓、推卸自身責任的一個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