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航運交易所發(fā)布的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和中國沿海散貨運價指數兩個月來呈現強勢反彈,,歐洲,、日本、美國等主要出口國需求回升,,國內煤炭,、谷物、鐵礦石等散貨運價上揚,。業(yè)內人士認為,,航運經濟指數反彈反映出外需“有限”復蘇和國內經濟企穩(wěn),,而經濟形勢持續(xù)向好還有賴于市場活力的進一步激發(fā)。
集裝箱,、散貨運價指數強勢回升
金融危機爆發(fā)以來,,航運經濟遭受需求疲軟、運力過剩的低谷期,,中國出口集裝箱,、沿海散貨運價形勢一度低迷。
6月26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fā)布的中國出口集裝箱運輸市場運價指數跌至763.31點,,這是1998年4月以來的歷史最低點,也是此次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點,。
從6月27日起,中國出口集裝箱市場開始穩(wěn)步回升,。到8月21日為止,,中國出口集裝箱市場運價指數已經回升至866.99點,較6月27日上漲13.6%,。
從航線來看,,香港、東南亞,、韓國航線均處于較平穩(wěn)的狀態(tài),,沒有出現大起大落,而日本,、歐洲,、地中海航線成為運價上升的主要支撐力量,上漲幅度均在10%左右,。美東,、美西航線也是拉動力量之一,但回升態(tài)勢從近兩周開始呈現,。
同樣,,持續(xù)低迷的中國沿海散貨運輸市場運價指數也從6月17日起走出一波上升態(tài)勢,從1009.39點上升至8月21日的1146.08點,,處于微幅波動上升態(tài)勢,。
業(yè)內人士分析,兩個運價指數的持續(xù)回升反映了內外需求的上升態(tài)勢,。4,、5月份,全球集裝箱運力有500萬TEU(標準箱)的運力封存,,隨著需求的增加,,船公司陸續(xù)釋放運力,,封存運力已經縮減至目前的130萬TEU,但仍有10%的運力停航,。主要航線的貨量回升和運力封存助推了中國出口集裝箱運輸的運價水平,。
國內沿海散貨運輸方面,煤炭,、谷物,、鐵礦石和原油的運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其中,,煤炭的需求量回升迅速,,上漲勢頭最猛。
需求有限復蘇帶動階段性回暖
集裝箱和沿海散貨運輸市場的回暖受益于外部需求和國內經濟平穩(wěn)增長的雙重刺激,。
上海航運交易所集裝箱運輸市場研究員王嵐介紹,,今年下半年,歐洲經濟正顯露出企穩(wěn)跡象,,反映歐元區(qū)16國消費者對經濟前景樂觀程度的信心指數連續(xù)4個月保持回升態(tài)勢,。隨著歐洲消費者對基本生活品需求的逐步恢復,收貨人補庫需求同步擴大,,歐洲,、地中海航線貨量也隨之明顯回升。同時,,日本航線的傳統(tǒng)旺季跡象初現端倪,,加上臨近月底的出貨高峰,貨量大幅反彈,。
航運業(yè)內人士吳明華認為,,7、8月份本身就是傳統(tǒng)的出貨旺季,,隨著圣誕節(jié)的臨近,,一波圣誕出貨高峰正在運行,以基本生活消費品為主,。但是這波出貨高峰將在10月份左右結束,,屆時航運市場可能又出現回落。
“除了歐美貨量需求的回升之外,,近來的貨量回升還受益于中國對歐美的采購計劃的實施,,形成了‘量價齊升’的局面。但航運市場真正的復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目前的回升僅僅是階段性的,。”吳明華說,。
近來,,國際干散貨運價指數從4000點回落至目前的2534點,,主要是由于鐵礦石、煤炭等貿易降溫,。中國鐵礦石等大宗商品由于庫存量較大,,進口量有所減少,相比之下,,國內沿海煤炭,、谷物、鐵礦石等的運輸需求有所提升,。
上海航運交易所沿海散貨運輸市場研究員趙珺說,,國內經濟企穩(wěn)復蘇帶動了散貨運輸,但這還是屬于階段性的“景氣”行情,,第四季度部分重工行業(yè)生產將處于淡季,,受季節(jié)性影響,發(fā)電量增速會隨之放緩,,屆時對沿海煤炭運輸市場運價走勢可能產生負面影響,。
市場活力有待發(fā)掘
歐美等發(fā)達國家經濟觸底已成為國際主流經濟學家的共識,世界經濟向好因素不斷增多,。預計下半年在美國經濟企穩(wěn)的帶動下,歐洲,、日本經濟亦將結束深度調整,,全球經濟增長將緩慢恢復,外需也因經濟恢復而逐漸回升,。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教授說,,雖然歐美國家的消費需求下滑,但是消費結構也發(fā)生了變化,,目前外需的回升正反映了這一結構變化,。過去追求時尚、高附加值的產品,,如今轉向了低附加值,、價廉物美的產品,而在這方面,,中國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在今年7、8月份的出口產品中,,勞動密集型的基本生活消費品的出口量高于機電產品,。服裝、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鞋類,、塑料制品,、箱包、玩具,、體育用品,、家具、床墊寢具和燈具等10類傳統(tǒng)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實現環(huán)比增長,。外貿需求的回升表明,,中國消費品重新受到“追捧”。
同時,,應當看到,,外部需求仍然受制于外部經濟環(huán)境,并且隨著我國出口的回升,,貿易摩擦也在增加,,出口的壓力仍然較大。
孫立堅認為,,國內沿海散貨運價指數的提升表明,,政府刺激經濟的政策取得了明顯效果,帶動了國內需求,,這是財政動力下的政府主導型的復蘇,。比如國內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出口退稅的政策以及人民幣匯率的穩(wěn)定等舉措,,改善了企業(yè)的生存環(huán)境,。但經濟的復蘇最終還是要看市場活力。從國內需求來看,,市場是否能夠有效地承接政府主導下的回升還有待觀察,。比如,當前的CPI,、PPI呈現下滑趨勢,,表明消費動力不足,生產資料存貨較多,,經濟活力還不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