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合肥電
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所了解到,近日,,國家國際科技合作計劃項目“穩(wěn)態(tài)托卡馬克等離子體的先進診斷技術”通過了科技部驗收,,專家指出,這些診斷技術將有利于提升我國新一代“人造太陽”實驗裝置EAST的物理實驗研究水平,。 “穩(wěn)態(tài)托卡馬克等離子體的先進診斷技術”就是在核聚變實驗中,,獲取等離子體溫度、密度,、放電時間等一系列重要參數并加以分析的科學技術及設備,。 “穩(wěn)態(tài)托卡馬克等離子體的先進診斷技術”的研究是中科院等離子體所與美國普林斯頓等離子體物理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合作完成的�,?萍疾课兄锌圃簢H合作局組織專家組近日全票通過項目驗收,。 中國是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ITER)的參與國之一。2006年9月,,中國科學家耗時8年,、耗資2億元人民幣的EAST建成并投入運行。在第一輪實驗中,,科學家們獲得了電流超過500千安,、時間近5秒的圓形截面高溫等離子體。EAST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同時具有全超導磁體和主動冷卻結構的核聚變實驗裝置,。它的建成使我國邁入磁約束核聚變領域先進國家行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