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經濟學者日前向記者表示,,我國實體經濟要想恢復到正常水平還需要一段時間,。另有學者建議,為幫助中國經濟盡快走出困境,,還需要加大財政支出,,加強對銀行業(yè)的監(jiān)管,。 如何判斷我國當前的經濟形勢,北京大學中國國民經濟核算與經濟增長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表示:“說中國經濟最嚴峻的時期已經度過,,主要說的是信心,,中國市場的信心同去年9月份最困難的時候相比已經有了比較好的恢復,。但是從實體經濟來講,當前還處于探底回升過程中,,要恢復到8%至9%的正常水平還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如果是這樣,,那么又該如何進行有效的宏觀調控,,幫助中國經濟盡快走出困境?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認為:“財政政策的作用還有很大發(fā)展空間,�,!� 巴曙松說:“相對于擴大內需的重任來說,政府支出的規(guī)模相對有限,,目前總支出占GDP的比重僅略高于20%,,而政府投資支出占總投資的比重僅略高于10%。因此,,政府投資需要投向最能帶動社會投資的領域,。” “在經濟明顯回落,、難尋大量吸收就業(yè)和擴大內需增長點的同時,,很多能夠吸收大量就業(yè)、培育內需增長點的行業(yè),,因為存在嚴格的準入管制,、準入門檻以及壟斷,而使得很多社會資金無法進入,。如果能夠充分利用這次機會,,打破這些行業(yè)的壟斷和管制,完成內需主導增長的格局轉型,,在經歷此次金融危機后,,中國就有機會培育出一批富有活力的新增長點,中國經濟便有希望迅速從危機中走出,,展現新的局面,。”他繼續(xù)說,。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分析師溫彬則提出應加強對銀行業(yè)的監(jiān)管。他說,,銀行業(yè)風險仍將是中國面臨的最大的潛在風險,。銀行業(yè)能否平穩(wěn)健康運行是決定中國經濟能否快速恢復較快增長的前提基礎和重要保障,因此對銀行業(yè)可能發(fā)生的系統(tǒng)性風險應給予高度重視,。應該說,,2008年我國銀行業(yè)的經營效益達到歷史最好水平,,不良資產率也下降到歷史最低水平,這一業(yè)績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經濟周期的上升,。目前我國宏觀經濟增長面臨困難,,在此背景下,銀行信貸自2008年11月以來連續(xù)三個月大量投放,,似乎銀行惜貸并未出現,。但是銀行業(yè)不良資產變動對整個宏觀經濟變化存在時滯,一旦銀行因不良率反彈而出現惜貸,,就會拉長中國經濟恢復的時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