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聯(lián)合國經(jīng)濟和社會事務部7月4日在北京發(fā)表了《2008年世界經(jīng)濟和社會概覽》,呼吁國際社會建立多邊支持的全球救災機制,,為減輕自然危害,、災后恢復和重建提供資源。 《概覽》指出,,建立全球多邊救災機制,,最終目的是發(fā)展成資金充足的貸款機制,不僅能夠迅速,、自動地為受災國家提供足夠的融資,,而且還能成為長期減災的投資,。這個救災機制每年的費用為25億美元。 按照聯(lián)合國報告的建議,,以永久性的全球基金支持一個全盤的政策框架,,將在發(fā)生災害后更好地提供迅速可靠的援助,并且能夠在災害爆發(fā)前,,支援各國的防災工作,。 目前國際社會救災所依靠的自愿捐款制度,往往受地緣政治關系和其他偏見所影響,�,!陡庞[》總結指出,如果缺乏足夠的基礎設施和強有力的金融市場,,以上應付災害的機制起到的作用將十分有限,,災害造成的損失將無法得到補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