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9-03 記者:鄭天虹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本報廣州電
因曾遭遇美國反傾銷的重創(chuàng),,廣東蝦類企業(yè)自去年來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及改善品種結構,,去年出口量和出口值均增長約20%,。然而,,廣州海關統(tǒng)計表明,今年1月至7月,,廣東出口蝦類產品4.2萬噸,,價值2.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分別小幅增長8.1%和5.7%,。廣東蝦類產品又出現(xiàn)出口增長乏力的情況,。 海關分析認為,今年1月至7月,,廣東蝦類產品出口增長乏力,,面臨三大問題值得重視:一是再度遭遇貿易壁壘警告。2007年6月28日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發(fā)布警告,,禁止中國鯰魚,、鯪魚、蝦和鰻魚的進口,,除非國內出口商能提供相關詳細材料,,證明其對美出口的水產品未使用任何非法添加劑,美國才對該出口商的產品予以放行,。美國貿易壁壘警告帶來的沖擊已在7月份明顯體現(xiàn),。 美國此次對我國蝦類產品再次發(fā)難,將可能引發(fā)其他重要貿易伙伴對我國水產品采取類似措施,,在美國宣布禁令之后,,歐盟國家隨即宣布將對這些產品實行嚴格的安全控制措施。7月份廣東對歐盟出口蝦類產品122噸,,比去年同期急降61%,。 二是非涉案的加工蝦類產品量增價減�,!爸谱骰虮2氐男∥r及對蝦”已逐漸成為廣東最主要的蝦類產品出口品種,。數(shù)據顯示,近幾年廣東“制作或保藏的小蝦及對蝦”出口平均價格逐年下滑,,由2002年的7276美元/噸下滑至2006年的6091美元/噸,。2007年1月至7月共出口3.6萬噸,增長25.7%,,占同期廣東蝦類產品出口總量的84.7%,,但出口均價跌至5796美元/噸,下降5.4%,。 三是出口市場過于集中,,產品過于單一。1月至7月,,美國,、香港和墨西哥三大市場占廣東蝦類產品出口量的近六成,,而且同期“制作或保藏的小蝦及對蝦”出口量占出口總量達八成。目前廣東蝦類產品市場集中度較高,、產品過于單一的出口結構不利于規(guī)避風險,。一旦上述國家和地區(qū)設置貿易壁壘,廣東蝦類產品出口將遭受沉重打擊,。 海關建議,,廣東蝦類產品出口企業(yè)隨時關注主要出口市場的進口要求和檢測標準,采取國際通用標準組織生產加工,,提高水海產品的出口檢測水平,。此外,企業(yè)應重視產品結構的調整,,努力開拓多元化出口市場,,增強抵御貿易壁壘風險的能力,同時應盡快健全行業(yè)協(xié)會機制,,加強行業(yè)協(xié)調自律,,提高組織能力,實現(xiàn)蝦類產品出口的穩(wěn)步增長,。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