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8-27 記者:顧玲 來源:經(jīng)濟參考報 |
|
|
本報西寧電
近幾年,隨著冬蟲夏草需求量的增大和蟲草資源的稀缺,,冬蟲夏草的價格十分昂貴,。因為有利可圖,一些不法商販挖空心思在蟲草上做手腳,,用多種手段來造假,。 青海省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副局長張曉峰介紹,目前蟲草造假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用其他種類蟲草冒充冬蟲夏草,。有人用野生于湖南,、廣西、江西,、安徽等地的野生亞香棒蟲草和新疆蟲草冒充冬蟲夏草,。 張曉峰說,據(jù)統(tǒng)計,,冬蟲夏草在全球約有300多個品種,,國產(chǎn)約60種。但有藥用價值的只有一個種“中國冬蟲夏草”,,就是出產(chǎn)在青藏高原的中國冬蟲夏草,。只有中華蟲草菌侵染蝙蝠蛾幼蟲生長而成的蟲草才是冬蟲夏草,其他的都不是正宗的冬蟲夏草,。冬蟲夏草只分布在我國青藏高原及其邊緣地區(qū)的高寒草甸中,。 他說,與冬蟲夏草相比,,不法商販用來冒充的亞香棒蟲草顏色發(fā)白,,中部四足不太突出,其他外表特征相同,。服用后,,會出現(xiàn)頭暈、嘔吐等癥狀,。而產(chǎn)于四川的瓊山蟲草并無任何藥效,,產(chǎn)于云南的蟬蛹草、產(chǎn)于吉林,、河北,、陜西等省的蛹蟲草(也稱北冬蟲夏草)也都和冬蟲夏草有區(qū)別。 用面粉,、玉米粉,、淀粉、石膏等材料,,用特制的蟲草模具壓成模型,,然后上色晾干,冒充正品冬蟲夏草銷售,。 在正品冬蟲夏草中加上明礬以增重摻假,。摻假者在明礬中浸泡冬蟲夏草,使草體表面有一層乳白色,,等凝固后起到增重的作用,。 用人工培育的蟲草菌絲體,做成營養(yǎng)補品,,冒充純天然野生冬蟲夏草營養(yǎng)補品,。專家提醒,兩者雖然有一些藥理成分相同,,但并不完全一樣,。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