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大人不慌”、“工程修好了,,搶險的次數(shù)也比往年少了”,,這是記者7月份在淮河抗洪一線采訪最常聽到的話語。 7月9日至29日,,洪澤湖水位連續(xù)20多天超警戒線,,在江蘇淮河段高水位運行的20多個日日夜夜,記者采訪發(fā)現(xiàn),,盡管遭遇新中國成立以來僅次于1954年的第二位流域性大洪水,江蘇淮河沿岸的百姓對洪水卻沒有了往日的恐懼,。
 |
“水大心不慌”,,沿淮居民生活、生產情況安定有序,。7月16日,,洪澤縣興農村的孫錦兵(右)正在進行螃蟹的交易。新華社記者
楊磊 攝 | “即使大水真的漫過來也不怕”
記者近日驅車沿淮河大堤盱眙肖嘴段采訪看到,,護堤的帳篷分段駐扎,,巡堤人員正沿堤檢查是否存在滲水等險情。正在巡堤的引河村村民胡潤告訴記者,,近一個月來,,村里組織的巡堤隊日夜不停巡視,目前,,還沒有發(fā)現(xiàn)管涌,、滲水等險情。 7月25日,,在淮河的一條引河大堤上,,記者碰到了正在指揮排澇的肖嘴居委會主任唐儀根,。“現(xiàn)在的災情主要是前幾天暴雨造成的內澇,�,!碧苾x根指著一大片洼地告訴記者,經過幾天連續(xù)排水,,低洼地區(qū)的澇水已基本排干,,但有的玉米、水稻等農作物已經很難存活,,下一步,,將組織村民補種莊稼,盡量減少受災損失,。 在淮河北堤邊的鮑集鎮(zhèn)防汛抗洪指揮部,,記者看到,8萬條編織袋和3000多根木樁已經準備到位,。鮑集鎮(zhèn)水利站站長羅太金說,,他每2小時要觀測一次水位標桿,提前準備抗洪物資,,并隨時檢查大堤巡視情況,。 在離淮河大堤不到1000米的新遷村,記者看到村民們生活秩序正常,,一些村民正在小賣部邊閑坐聊天,。66歲的薛守恒大爺說,現(xiàn)在大堤牢了,,準備工作早了,,物資儲備多了,老百姓心里也踏實多了,�,!凹词勾笏娴穆^來也不怕,村邊已建好了一條寬敞的水泥路,,我們可以很快撤離到安全地帶,。”薛大爺說,。
“兒子不用回來抗洪了”
洪澤湖承轉淮河中上游15.8萬平方公里的洪水,,再通過4條水道入江入海下泄。作為調蓄洪水的水庫,,洪澤湖在淮河防洪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記者日前行進在洪澤湖大堤上,這道被國家明確為任何時候都要“嚴防死守”的“生命線”,保護著洪澤湖以下2000萬人的生命安全和3000萬畝耕地,。在洪澤湖南岸大堤上,,記者看到湖面離大堤頂部還有3米多遠,在呼呼的北風推動下,,洶涌的波濤不斷拍打著堤岸,,發(fā)出有節(jié)奏的轟鳴聲。正在守護大堤的周湖村村民劉光之告訴記者,,村里安排了人日夜巡護大堤,,雖然湖水的水位和2003年差不多,但險情卻少得多了,。 7月26日,,洪澤湖水位為13.69米,較25日下降0.03米,,但超過警戒水位0.19米,。在距離洪澤湖南岸大堤不到1000米的周湖村,記者看到,,一些村民正在淘米洗菜,,準備午飯。村民騰克俊告訴記者,,現(xiàn)在雖然洪澤湖水位比較高,,但自己并不太擔心。早在6月份,,村里就開始籌集編織袋,、木樁等抗洪物資。前幾天暴雨,,大堤曾出現(xiàn)幾次險情,,但村里的搶險隊很快解決了問題,還進一步加固了堤壩,。 周湖村里的很多青年人都外出打工去了,留下的多數(shù)是老人和小孩,。村民曹玉霞今年60歲了,,兩個兒子都已帶著媳婦外出去打工,留下了4個孩子由她照顧,,最大的8歲,,最小的3歲�,!�2003年發(fā)大水,,兒子媳婦都趕回來了,可是家里還是被淹了,。但今年不同,,大壩修過后結實多了,,入江入海水道也早早開閘泄洪,村里更是提前一個月做好了準備,。所以,,兒子不用回來抗洪了�,!�
“汛期也可以睡個踏實覺”
2003年淮河發(fā)大水,,使江蘇境內淮河大堤兩岸的數(shù)千戶農民房屋進水,被迫轉移,。此后,,在上級的支持下,當?shù)卣畣訛暮笾亟ㄓ媱�,,每戶補貼1.5萬元,,把原來生活在低洼地區(qū)的農戶分區(qū)集中安置到了安全區(qū)域。他們目前生活的怎么樣,?記者日前驅車前往盱眙縣鮑集鎮(zhèn)的一個集中居住區(qū),。 在這里,記者看到,,經過統(tǒng)一規(guī)劃,,相同款式的樓房或瓦房整齊排列,水泥道路干凈整潔,。記者上前和一位住在這里的村民攀談了起來,。這位村民叫易傳剛,以前住在低洼地區(qū),,2003年發(fā)大水,,3間堂屋全部被淹。2004年,,靠政府補貼和自己籌資,,在集中居住區(qū)蓋了160平方米的2層樓房,一家3口從此遠離了洪水威脅,�,!耙郧凹依锬昴赀M水,大水大淹,,小水小淹,。”易傳剛對記者說,,“現(xiàn)在汛期也可以睡個踏實覺,。水再大也不怕,更不用擔心一覺醒來,滿眼都是白茫茫的洪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