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當被問及近一年來執(zhí)政的業(yè)績時,,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給自己打了個“B+”的分數(shù)。他坦陳,這不是一個讓他感到滿意的分數(shù),,但在當前情況下,他無法自我拔高,。 因為事實也很簡單,,在驚心動魄的執(zhí)政第一年,美國經濟成就有目共睹,,但面臨的挑戰(zhàn)依然嚴峻,。用奧巴馬的話說,盡管美國經濟已走出了“自由落體下滑”,,盡管美國經濟也開始“行進在正確的道路上”,,但經濟“仍未走出叢林”。
拯救美國經濟初見成效
去年1月20日,,在萬眾矚目的就職演講中,,奧巴馬說:“我們處于危機之中,這一點已得到充分認識……我們的經濟嚴重衰落,,住房不保,,就業(yè)減少,商業(yè)破產……這些都是危機的跡象,,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將予以證明,。” 奧巴馬并非危言聳聽,。以最有代表性的GDP增長率來看,,去年第一和第二季度,美國經濟分別萎縮了6.4%和0.7%,。但到第三季度美國經濟則增長了2.2%,。對第三季度“難得的”增長,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克里斯蒂娜·羅默評價為里程碑事件,。而要完成這一驚天逆轉,,顯然非尋常之力可以完成。奧巴馬為此可以說是傾盡全力。 在他的強力推動下,,美國出臺了總額787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這是繼羅斯福“新政”后,,美國政府最大規(guī)模刺激經濟的舉動,。為挽救金融業(yè),財政部和美聯(lián)儲制定了高達2萬億美元的金融救援新計劃,。美聯(lián)儲更是在過去一年全力配合,,以各種途徑努力拯救美國經濟。 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經濟也終于重現(xiàn)轉機,。以第三季度經濟重現(xiàn)增長為契機,在奧巴馬執(zhí)政的第一年,,美國經濟終于開始從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中走出,,盡管奧巴馬和美聯(lián)儲也都反復強調,復蘇力度依然疲弱,�,!� 布魯金斯學會資深研究員、曾擔任過白宮經濟顧問巴里·伯斯沃茨(Barry Bosworth)就說,,奧巴馬繼承的是一場經濟災難,,他的總體應對政策“是非常合乎情理的”,“唯一的指責應該是為什么這么慢”,。但在他看來,,之所以如此,完全是國會的兩黨斗爭的掣肘,,這導致許多應對方案久拖未決。 在整體經濟轉行的同時,,華爾街也告別了暴跌的疾風驟雨,,這顯示金融市場實際對奧巴馬的舉措投了信任票。以道瓊斯股指為例,,去年3月份一度跌到不到6500點,,目前則維持在一萬點上方,增幅雖不及一些新興經濟體,,但也達到了驚人的60%多,。 而且,在這一年中,,奧巴馬還在醫(yī)療改革,、金融監(jiān)管改革等諸多領域全面推進,以此重建經濟的基礎。在奧巴馬看來,,在過去10年,,40%的美國企業(yè)利潤來自金融領域,這是不可持續(xù)的,。美國經濟正在利用危機帶來的契機進行深刻轉型,,奧巴馬通過制定一系列新的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能源計劃,,全面增強美國經濟競爭力,為經濟新的騰飛奠定基礎,。 因此,,對于奧巴馬的經濟對策,美國前總統(tǒng)克林頓一度打出了“A”的高分,。
棘手問題接踵而來
按照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羅默的說法,,奧巴馬上臺以來拯救美國經濟,大致有“三部曲”:第一部,,制止經濟“自由落體式”下滑,,穩(wěn)定金融市場;第二部,,重建市場信心,,修復金融體系;第三部,,創(chuàng)造就業(yè)機會,,應對高失業(yè)問題。 也可以說,,奧巴馬上任之初,,面臨的是經濟領域的“三座大山”。在過去一年中,,他成功地翻越了兩座大山,,但失業(yè)問題這座大山,無疑是他當前最棘手的難題,。 最近幾個月,,盡管整體經濟出現(xiàn)了好轉,但失業(yè)率卻是居高不下,。去年10月份美國失業(yè)率達到了10.2%,,為26年來最高水平。11月份12月份失業(yè)率略有下降,,但也都維持在10%的高位,。 美國人找不到工作,奧巴馬自然千夫所指,他也為此付出政治代價,。不久前的美國地方選舉,,“奧巴馬效應”風光不再,共和黨能卷土重來,,其中最大的因素,,用美國媒體的話說,就是美國民眾用選票對奧巴馬的就業(yè)政策表達不滿,。 如果說失業(yè)是最顯性的民生問題,,奧巴馬面臨的,則還有諸多隱性的問題,�,;蛘呖梢哉f,他又面臨新的“兩座大山”,。 其中一個是赤字問題,。美國去年的財政赤字達到了創(chuàng)紀錄的1.4萬億美元,約相當于美國GDP的10%,,為第二次大戰(zhàn)以來最高水平,。按照奧巴馬政府的預計,在未來十年內,,美國財政赤字總規(guī)模將達到9.1萬億美元,,而2010財年赤字額將達到創(chuàng)紀錄的1.5萬億美元。 高赤字,,加上美聯(lián)儲維持在近乎零利率的寬松貨幣政策,,累計的是惡性通脹的風險。一旦美元因此貶值,,物價大幅上升,,則勢必會壓縮消費,讓經濟復蘇的萌芽面臨枯萎的風險,。 對此,,BMO公司經濟學家安迪·巴馳就說,奧巴馬和國會現(xiàn)在都像是“醉酒的水手”,,從短期看,奧巴馬的大規(guī)模開支計劃穩(wěn)定了經濟,,“但從長期看,,他制造的‘財政(赤字)海嘯’獎,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應對,,將在未來幾年引發(fā)新的金融危機,。” 創(chuàng)造了“拉弗曲線”的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拉弗就警告:“盡管深度衰退帶來的短期陣痛非常劇烈,但兩位數(shù)的通脹造成的長期后果才是毀滅性的,�,!倍谒磥恚F(xiàn)在的通脹風險甚至較70年代危機更高,。在70年代危機中,,美國通脹峰值接近15%,金價從每盎司35美元飆升至850美元,,美元匯率也由此崩潰,。 另一座大山,則是經濟的可持續(xù)復蘇問題,。美國經濟目前的好轉,,很大程度屬于“政府驅動型”。這種“政府驅動型”經濟,,雖見效快,,也隱藏著新的危機——因為政府不可能一直保持這種高投入,尤其是對已債臺高筑的美國政府來說,,如果政府不能有效使經濟由“政府驅動型”向“自我修復型”轉變,,那么經濟危機就不可能結束。 這其實也就牽涉到美國“退出戰(zhàn)略”的問題,。美國經濟戰(zhàn)略研究輝主任本·卡里內爾(Ben Carliner)就說,,當前美國經濟存在“雙底”(即W型)衰退的可能性,“出現(xiàn)‘雙底’衰退的最大風險,,就是政府刺激計劃太早結束……因為私人需求太疲軟無法驅動復蘇,,二政府刺激又不能填補這一空缺�,!� 對其它國家來說,,美國經濟存在的不確定是一個潛在威脅,另一個潛在威脅,,則是美國為擺脫危機可能以鄰為壑,,推行保護主義。從奧巴馬上任之初批準“購買美國貨”條款,,到對中國輪胎破天荒實施特保制裁,;從故意縱容美元貶值,再到一系列針對中國商品的“雙反”制裁,,奧巴馬政府的保護主義抬頭趨勢明顯,,以至于《華爾街日報》譏諷奧巴馬是“保護主義總統(tǒ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