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國的“買國貨”條款引起全球一片嘩然時,,一團保護主義陰云同樣籠罩在歐盟上空,。隨著經濟形勢因金融危機急劇惡化,,保護主義在歐盟開始抬頭。在10日召開的歐盟財政部長月度例會上,,歐盟輪值主席國捷克財長米羅斯拉夫·卡勞謝克說,歐盟內部的保護主義傾向正成為阻礙經濟復蘇的最大威脅,。 為了幫助陷入困境的本國汽車業(yè),,法國政府9日宣布,向法國雷諾和標致雪鐵龍兩大汽車公司分別提供30億歐元的優(yōu)惠貸款,。作為交換,,這兩家法國汽車業(yè)巨頭承諾,將保證不會關閉位于法國的工廠,,以維持就業(yè),。 此舉一出立即招致德國和瑞典等其他歐盟汽車生產大國的警惕,因為這些國家的汽車廠商也面臨著同樣的困境,。法國“自掃門前雪”的做法無疑會讓別國的競爭對手處于更加不利的境地,。 尤其令人擔憂的是,法國總統(tǒng)薩科齊上周的一番言論更是透露出明顯的保護主義傾向,。他在5日晚播出的一檔電視訪談節(jié)目中聲稱,,法國汽車廠商不能拿著法國政府的補貼,跑到捷克等其他國家去開辦新工廠,。 此番言論有違歐盟內部貨物,、人員、服務和資本自由流動的原則,,遭到了歐盟輪值主席國捷克的猛烈抨擊。捷克總理米雷克·托波拉內克指出,,薩科齊的說法只會導致保護主義在一些國家進一步抬頭,,不僅無助于緩解經濟困境,反而會加劇危機,,令歐盟各國為求自保陷入損人不利己的惡性循環(huán),。 除法國外,西班牙迫于失業(yè)率上升正急于遣返外籍勞工,,英國也發(fā)生了反對使用外籍勞工的罷工,。 此外,在救助金融機構的過程中,,不少歐盟成員國要求受援金融機構優(yōu)先向本國企業(yè)提供貸款,,以幫助本國實體經濟復蘇,試圖將錢圈在國內,,生怕“肥水流入外人田”,。這種“金融保護主義”正威脅到正常的國際投資。 為了遏制保護主義并推動成員國加強政策協(xié)調,歐盟委員會9日宣布,,經與歐盟輪值主席國捷克協(xié)商,,將于本月內舉行一次特別峰會,審視各國的經濟刺激計劃,。 托波拉內克直言不諱地說,,薩科齊的保護主義言論是促使其召集此次會議的動因之一。 按照慣例,,歐盟成員國領導人還將于3月中旬召開一次春季首腦會議,,如此密集開會足見形勢之緊迫。 分析人士擔心,,上述保護主義傾向不僅會危及歐盟各國協(xié)調應對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的努力,,而且還會波及對外貿易。 印度商業(yè)和工業(yè)部長卡邁勒·納特上月底在瑞士達沃斯出席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時指出,,面對當前的全球經濟困境,,美國和一些歐盟國家越來越頻繁地動用反傾銷和補貼等貿易保護手段,保護主義傾向愈加明顯,。他警告說,,如果其他國家采取保護主義做法,那么印度將被迫對這些國家采取對等措施,,這對誰都沒有好處,。 比利時學者許爾克·范登布舍開展的一項研究顯示,反傾銷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正成為關稅壁壘等傳統(tǒng)貿易保護措施的替代品,,而新興經濟體已經成為重點打擊對象,。 荷蘭財政大臣沃特·博斯9日指出,發(fā)達國家本應對金融危機負主要責任,,如果再訴諸保護主義手段,,無異于讓發(fā)展中國家為這場危機“買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