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為上海三槍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擋車工在織布機前接紗,。本報資料照片 | 自2008年1月1日起,,歐盟對從中國進口的紡織品實行的配額限制宣告結束,取而代之的是一套中歐雙方共同實施的雙重監(jiān)控制度。在經歷了2005年引人注目的紡織品貿易摩擦后,,中歐紡織品貿易再度迎來沒有配額的日子,。 2005年,,歐盟不顧零售商和消費者的反對,,為保護少數本土生產商的利益,以中國輸歐紡織品激增為由,,頻繁采取貿易限制措施,,所幸爭端最終通過協(xié)商得以解決。按照歐盟與中國當時達成的協(xié)議,,歐盟對中國輸歐的10類紡織品設立年度配額,,這一措施一直執(zhí)行到2007年年底。 在這一期限即將到來之際,,中歐雙方2007年10月同意配額限制應如期取消,,改為在2008年對中國輸歐紡織品實施一年的雙重監(jiān)控,。據此,,中方將對原10類輸歐紡織品中的T恤衫、套頭衫和褲子等8類實施出口許可制度,,并由雙方對進出口數據進行交換和復核,。 歐盟委員會一名負責貿易事務的官員向本報記者證實,這一新制度的核心在于及時掌握雙方紡織品貿易量的變化,,自身并不包含任何限制進口的內容,。 業(yè)內人士指出,最終取消配額制度,,是符合中歐雙方利益的舉措,。中國輸歐紡織品將不再受到配額制度的嚴格限制,而歐盟消費者則可以繼續(xù)享受到物美價廉的中國紡織品,。 此外,,中歐之間用雙重監(jiān)控制度代替配額制的做法如能成功運行,這對于今年年底中美之間紡織品貿易配額制結束后的運作模式將具有很好的借鑒作用,。 不過,,業(yè)內人士同時強調,要順利實施雙重監(jiān)控制度,,中歐雙方還需從大局出發(fā),,進行密切配合。 代表歐盟進口商和零售商利益的外貿協(xié)會法律顧問斯圖爾特·紐曼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取消配額固然是個好消息,,但實施雙重監(jiān)控需要中歐雙方密切配合,。紐曼解釋說,如果監(jiān)控數據表明,,中國對歐紡織品出口再次出現(xiàn)激增局面,,歐盟在生產商的鼓動下,仍有可能動用特殊保障措施等限制進口,。 在2007年12月初舉行的歐洲議會會議上,,部分議員要求歐盟委員會密切關注中國輸歐紡織品是否會出現(xiàn)猛增現(xiàn)象,并敦促歐盟委員會在必要時采取行動,,以保護歐盟的紡織品產業(yè),。 業(yè)內人士認為,在這種情況下,,要確保中歐紡織品貿易順利發(fā)展,,中國的生產商和出口商必須具有長遠眼光,避免短期內因出口激增再度引發(fā)歐盟內部的反彈,。而歐盟則必須認識到,,中歐紡織品貿易符合雙方的共同利益,在這一問題上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將得不償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