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本周的第一天,。5月31日。中國政府網發(fā)布《國務院批轉發(fā)展改革委關于2010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通知確立2010年十項重點改革任務,,其中第四條指出,要深化財稅體制改革,,逐步推進房產稅改革,。
物業(yè)稅幾經動彈之后,以房產稅的塵埃落定終結,。 本周的第一天,。5月31日。中國政府網發(fā)布《國務院批轉發(fā)展改革委關于2010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通知確立2010年十項重點改革任務,,其中第四條指出,要深化財稅體制改革,,逐步推進房產稅改革,。 雖然用詞仍然謹慎,但這一權威發(fā)布的的消息還是讓不少媒體興奮不已,。潘石屹在微博中說,,
房產稅謠言許多次,辟謠許多次,,這才是正式的官方消息,。 如潘石屹一樣的地產商也終于可以吃下定心丸,或許,,宏觀調控最嚴厲的時刻即將到來,。
從哪里來——來自80后的房產稅
要深化財稅體制改革,逐步推進房產稅改革,。 房產稅并非一個新稅種,,早在1986年,,房產稅就已經出現(xiàn)在法律的明文規(guī)定中。 1986年國務院頒發(fā)《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同年10月1日施行,。其中規(guī)定,房產稅以房產為征稅對象,,按照房產的計稅余值或出租房產取得的租金收入,,向產權所有人征收,對個人非營業(yè)性房產免征房產稅,。 條例僅有11條,。其中第四條中規(guī)定,房產稅的稅率,,依照房產余值計算繳納的,,稅率為1.2%;依照房產租金收入計算繳納的,,稅率為12%,。 彼時,中國的房地產市場還未進入市場化,,城市居民的住房還處在福利分房階段,。也就是說,那時很少有人有產權屬于個人所有的房子,,因此,,于絕大部分人而言,這條法律法規(guī)幾乎成為一紙空文,。 1988年的房改之后,,中國老百姓的住房逐漸進入商品房階段,1998年,,房地產市場逐步取消了福利分房,。這時,房屋產權基本屬于個人所有,。 即便如此,,這項經歷了兩個生肖輪回的法規(guī)依然沒有進入購房者的視野。要不是這場轟轟烈烈的宏觀調控和媒體地毯式的報道,,恐怕仍然沒有多少普通民眾能耳聞房產稅這個概念,。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第五條第五款規(guī)定,“個人所有非營業(yè)用的房產”不需要繳納房產稅,,但是對于何為非營業(yè)用的房產,,并沒有配套的條文做詳細的界定。因此,,如今老百姓手中的房產均被籠統(tǒng)的劃入“非營業(yè)用的房產”,。 一邊是法律定義模糊,,另外一邊卻是由于在宣傳不力、有約束機制等多因素,,法規(guī)遭遇執(zhí)行難尷尬,。 尷尬來自于條例在個人出租領域中的實施。作為房產稅的一部分,,租金收入繳納的稅款依照房產租金收入計算繳納的,,稅率為12%。之后,,國家相關部門將單位和個人出租住房的稅率下調為4%,。 然而,根據華夏時報的報道,,九成以上北京市個人出租房屋未繳納房產稅,,更有網友在微博中表示,江蘇省對個人出租房屋的房產稅多年來一直在征收,,但由于管理上的天生障礙,,征收面遠不到1%。 這些都應該是80后版“房產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這個不是新稅種的稅,,始終不被人知曉,。
向何處去——高層的顧慮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房地產新一輪的宏觀調控開始,,動用了土地和金融兩大利器之后,,稅收被猜測為出手最嚴厲的最后一根杠杠。 所以,,房產稅以物業(yè)稅的爭論重回公眾視線,。 2003年,在中共中央十六屆三中全會上,,物業(yè)稅的概念被首次提出,,表示要“實施城鎮(zhèn)建設稅費改革,條件具備時對不動產開征統(tǒng)一規(guī)范的物業(yè)稅,,相應取消有關收費”,。 按照最早有關部門對物業(yè)稅開征前景的研討,該稅包括房產稅(含城市房地產稅),、土地使用稅,、耕地占用稅(也有說土地增值稅)、契稅及土地出讓金,,簡稱“四稅一金”,。
由于是新稅種,,按照立法程序,物業(yè)稅的開征首先將由稅務總局等相關部門起草方案,,然后提交國務院法制辦,。隨后,國務院法制辦將修訂的條例實施草案提交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各地方省市政府征求意見,。同時,稅務總局將就條例相關內容征求專家學者和納稅人意見,。各方意見征集結束后,再次進行修訂,。最終由國務院法制辦提交全國人大立法委員會,。人大立法委通過后,由國務院發(fā)布施行,。 這樣下來,,耗時時間將大大延長。而且,,由于中國的土地權屬,、房屋登記制度的完善程度,以及稅收征管技術和能力等各個方面存在的問題,,物業(yè)稅牽涉問題過多,,遭遇的困難重重。 財政部副部長朱志剛曾在2007年12月中旬撰文表示,,雖然開征物業(yè)稅是遲早的事,,但在目前條件下開征難度很大。 而作為其核心內容的房產稅,,因是老稅種,,相比新稅種的開征,改革老稅種則要簡單許多,。 有消息顯示,,政府對在房產保有環(huán)節(jié)征稅的態(tài)度已明。國家發(fā)展改革委相關司局的有關負責人在6月2日關于《通知》的新聞通氣會上表示,,房產稅改革會根據經濟社會發(fā)展和民生改善的要求,,逐步推進,促進房地產市場長遠健康發(fā)展,。 文中開頭所說,,中國政府網發(fā)布通知指出要深化財稅體制改革,逐步推進房產稅改革的條款被認定為房產稅改革箭在弦上,。 此前,,關于房產稅的各方傳言已經甚囂塵上。 一直處于房產稅出臺聲音漩渦中心的上海,,媒體報道最新的版本是,,上海征收房產稅方案已經上報中央,,初步草案方案是家庭人均面積是衡量是否征收房產稅的重要依據。如果符合征稅條件,,需按年支付相當于房產價值0.6%的房產稅,,計稅基礎為評估價而非房產成交價。 此前的一條傳聞為:房產新政的上海細則于5月25日出臺,,其中,,上海細則為“新國十條”的落地版,并新增之前傳聞已久的房產稅,。隨后又有知情人士表示,,由于媒體實現(xiàn)透露,上海新政改期,。 更早的消息是,,針對房產征稅的試點地區(qū)可能定在京、滬,、深,、渝四個城市。 在3月底到五月末的兩個多月時間內,,類似于上述的傳聞幾乎每個幾日見諸報端,。報道的媒體記者也均稱消息來源于國稅總局等政府部門的高層。 是媒體誤報還是決策層躲貓貓,?在這個當口,,后者的機會似乎更為大些。 如果方案可行,,打擊的將是絕大部分以投資為目的的投資客,這一部分人的利益將被觸犯,,而他們,,正是社會的強勢階層。僅為猜測而已,。 還有,,在房產稅風頭最緊的時刻,即便有權利制定房產稅實施細則,,但是哪個地方政府都不敢在風口浪尖上把自己當靶子,,因此都在謹慎行事。此亦為猜測,。 上述猜測多多少少使房產稅這個經濟問題夾雜著政治因素,。不過得到國務院的“金玉良言”之后,或許能給猶豫不決的地方政府給予動力,。 “逐步推進房產稅改革”僅九個字,,但其透露出來的信息和信號,,遠比這九個字所帶來的意義更為深遠。 之后關于房產稅的傳聞應該能少一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