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輪房地產(chǎn)調控雖然措施極為嚴厲,,但就其效果而言,各地并未出現(xiàn)房價明顯的松動,,一些所謂的退房潮,、違約潮、離婚潮不僅夸大其詞,,而且有可能誤導下一步政策的方向,。 7日下午,北京重啟土地住宅市場,,4宗出讓的土地,,全部采用招標的方式。最終,,2宗采用“暗標”方式的地塊順利成交,,另一地塊也完成開標。但關注度最高的順義區(qū)馬坡地塊,,5家競拍的開發(fā)商的報價全部低于底價,,導致該地塊流標。 對于順義區(qū)馬坡地塊的流拍,,在現(xiàn)場的開發(fā)商們用掌聲表達了自己的復雜情緒,,并被外界視為新的調控政策見效和北京土地市場趨冷的象征。 暫且放下土地流拍不論,,我們看到,自本輪嚴厲的房地產(chǎn)調控政策相繼出臺以來,,媒體對于政策效應的報道似乎都一片樂觀,。住建部有關負責人認為,從近期的市場反饋情況看,,一些城市商品住房價格過快上漲的勢頭得到了初步遏制,,而恒大地產(chǎn)全面降價15%似乎也在印證官方的判斷。 相對于官方客觀而審慎的評價,,媒體似乎又出現(xiàn)了某種“炒作”房價下跌的勢頭,,試舉幾例:比如,在北京的調控政策出臺之后,,媒體報道,,地產(chǎn)大亨潘石屹認為中國房地產(chǎn)將正式進入冰川期;再比如,,前段時間,,有些人質疑嚴厲的新政在打擊投機的同時,,還限制了改善性住房的需求,導致出現(xiàn)了所謂的“離婚潮”,;緊接著,,退房潮也如期而至,有報道說,,北京客戶的違約率高達七成,;還有報道說,北京的調控政策可能導致出現(xiàn)地王退地,;而更夸張的報道是,,開發(fā)商意欲為購買第二套房的人墊首付。 這些鋪天蓋地的信息一方面說明房地產(chǎn)調控政策的確初見成效,,最起碼扭轉了前期認為房價會一直瘋漲的預期,,這是值得肯定的。但筆者認為,,目前有的媒體對所謂的離婚潮,、退地潮、退房潮,、違約潮的報道顯然不太客觀,,這和2008年初的情況非常相似。 當時,,在房地產(chǎn)調控政策初見成效,、房價的市場拐點已出現(xiàn)的情況下,一些開發(fā)商開始上演苦肉計,,除了計算出全國房地產(chǎn)企業(yè)的資金缺口高達9000億之外,,還“計算”出全國各大城市空置的房子足以賣3到5年。似乎如果不停止房地產(chǎn)調控政策或者不出手救市,,房地產(chǎn)將很快完蛋,,而事實證明,這的確如潘石屹所指出的是“東郭救了狼”,,2009年的暴漲不過證明所謂的資金鏈斷裂和空置的房子可以賣3到5年是個完全的苦肉計,。 應該看到,本輪房地產(chǎn)調控雖然措施極為嚴厲,,但就其效果而言,,各地并未出現(xiàn)房價明顯的松動,一些所謂的退房潮,、違約潮,、離婚潮不僅夸大其詞,而且有可能誤導下一步政策的方向,。就目前的房價而論,,仍然處于不合理的高位,。即使以全國性降價的恒大為例,在一些地方所謂的八五折的價格居然比降價前還高,。全國各大城市的房價依然堅挺,,在這種情況下,過分推測政策的“殺傷力”,,恐又成為一出逼宮的“苦肉計”,,以期待高層要么不再出臺嚴厲的政策,要么在政策的執(zhí)行力上寬松些,。 對于政策的選項而言,,2008年開發(fā)商集體抱團上演“苦肉計”的教訓猶未遠也。在政策的調控下,,房價究竟表現(xiàn)如何,,需要決策層盡快調研和評估,切不可盲目樂觀,,或者麻痹大意,,錯過最好的用藥時機和力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