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葡萄牙,、西班牙等歐元區(qū)國家被巨額債務所籠罩,,令人對這些國家的經濟前景產生擔憂,不僅如此,,這種擔憂還擴散到歐元區(qū)其它國家以及歐元這個統一貨幣本身。更重要的,,歐洲國家的主權債務危機,,給正在走出危機的世界經濟增添了更多變數,人們對世界經濟會不會出現二次探底的擔心,,在迪拜危機以后,,又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人們原本以為債務危機只會發(fā)生在少數不發(fā)達國家身上,,歐美發(fā)達國家即使身背巨額財政赤字和債務,,也會因為經濟實力強大而不會出現風險和危機。然而,,事實并非如此,。從金融危機爆發(fā)以來的情況看,部分歐洲國家也正面臨這種危機的嚴峻考驗,。 近日,,有關希臘、葡萄牙,、西班牙等歐元區(qū)國家陷入債務困境的消息,,正在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特別是希臘,,龐大的財政赤字和巨額的政府債務已經完全脫離了經濟發(fā)展水平與國家財政實力,,以至于本國投資者對政府債券的信任度降到了冰點,不得不到歐元區(qū)其他國家推銷國債,。不久前,,市場還傳出了希臘政府決定派員到中國及亞洲國家和地區(qū)游說推銷國債的傳言。 眾所周知,,國債一直被認為是“金邊債券”,,是以國家信用為擔保、不存在風險,、最值得信賴的投資品種,。但是,近年來一些國家依靠發(fā)債和巨額財政赤字度日的做法,,讓人們對國債的“信用”也開始產生了懷疑,,對這些國家的信用產生了擔心,。特別是金融危機爆發(fā)以后,這些國家不得不通過發(fā)新債來還舊債,,以維持國家信心不“失”,,讓人們更加對國債的“黃金含量”產生懷疑。 也正因為這樣,,投資者對國債的關注,,也逐漸注重回報率轉向了注重風險,衡量風險的信用違約掉期率成為投資者關注的一個重要指標,。這說明,,很多投資者已經不太關注投資國債有多大的回報,而是看投資國債會帶來多大的風險,,國債的“無風險”概念已經在打破,,部分國家的國債在投資者眼里已經降級為普通債券。這種轉變,,說到底就是對國家信用的不認可,。 要知道,對多數投資者來說,,政府債券都是其投資組合中“保險系數”最高的投資板塊,,投資政府債券目的就是降低投資風險。如果政府債券也開始具有風險,,哪怕這種風險很小,,對投資者來說,都是不可以接受的,。不僅如此,,這種風險還會蔓延,會讓投資者對其他投資品種的信心大幅下降,。歐洲部分國家出現的主權債務危機,,不僅僅是幾個歐元區(qū)國家的經濟問題和財政問題那么簡單,而是有著巨大的連鎖效應,。上周初,,當防范歐元區(qū)某些成員國債務違約的保險成本出現短暫下降時,歐美股市迅速出現了反彈,。然而,,當歐洲國家主權債務危機周三晚間大幅升級,葡萄牙信用違約掉期首次突破200個基點時,,歐美股市緊接著全線下挫,,連上證指數也跟著大降55點,。投資者不僅擔心歐洲國家難以化解決債務危機,,甚至擔心美國就業(yè)市場的改善程度可能也不及預料,更擔心全球經濟是否真像有的人所分析的那么樂觀�,?梢灶A見的是,,如果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歐盟不能拿出有效化解債務的方案,市場還會對此作出進一步的反應,,趨于樂觀的全球經濟復蘇也會受到影響,,全球經濟二次探底的風險會因此而提升。 歐洲國家出現的主權債務危機,,對中國來說也是一次重要的警示,。目前,雖然中國的國家債務和財政赤字都遠低于國際公認的風險臨界點,。但是,,金融危機爆發(fā)以來我國地方政府債務迅速擴張,隱藏了不少問題,,應該引起高度警覺,。如果地方政府不能有效化解這些債務,也會帶來某種規(guī)模的債務危機,,影響市場信心進而影響經濟安全,。更重要的,地方政府債務的無序擴張,,一旦出現違約風險,,將會對經濟實體的復蘇和經濟社會協調發(fā)展產生間接但是巨大的影響。
(作者單位:江蘇省鎮(zhèn)江市國資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