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合國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國際會議正在高調(diào)舉行,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在一起討論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說氣候變化(Climate
Change),,就是溫度有高或有低的變化,,而不一定是溫度升高的“全球變暖”(Globe
Warming),,可也就是幾年前,,全球變暖是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不僅成為全球媒體的熱門詞之一,,而且打造出一個全新的,、非常盈利的行業(yè),,造就不少億萬富翁,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前美國副總統(tǒng)戈爾,。 在2000年總統(tǒng)大選輸給布什時,,戈爾不僅政治生涯遭受重創(chuàng),,個人經(jīng)濟狀態(tài)也屬于平平,只有幾百萬身價,。當然,戈爾完全不用擔心,,美國政客在臺上時薪水并不高,下崗后倒有不少賺大錢的機會,,通常寫書、演講都是不錯的門道,,但戈爾選擇了一條更好的途徑:通過全球變暖這個議題打通致富之路,。他通過電影、演講在全球各地痛陳全球變暖的危害,,警示全球變暖是世界最大的威脅,。他的紀錄片不僅給他帶來數(shù)以千萬的票房,而且為他贏得了奧斯卡,、諾貝爾雙獎,。戈爾由此成了出人頭地的億萬富翁。 最近一兩年來,,更加正式和全面的“氣候變化”,,代替了“全球變暖”
的說法。哥本哈根會議,,沒有人稱全球變暖會議,,而名正言順地稱作氣候變化會議。但人們都知道,,要研究的是如何對付全球變暖,,而并非是全球變冷。 為什么“全球變暖”會演變成“氣候變化”,? 在我看來,,至少有這么兩點,一是“全球變暖”越來越被政治化和道德化,,太過敏感,,換一個詞可以軟化一些;二是過去十年來,,全球的溫度不是在升高,,而是在不斷降低,,比如2008年是過去10年來溫度最低的一年,全球的平均溫度降至攝氏14.3度,,而在全球的范圍內(nèi),,2009年會更加寒冷。最近,,在全美各地,,大雪提前到來。更有意思的是,,在2008年4月,,美國國會要召開有關全球變暖的聽證會,但當時大雪封門,,天氣寒冷,,國會只好推遲這場聽證會。因此,,“氣候變化”顯然是更好的詞匯,因為天氣變冷也是氣候變化,,支持全球變暖的許多科學家稱,雖然過去10年溫度在下降,,但在氣候變化的前提之下,,今后10年的溫度完全有可能直線上升。 戈爾曾宣布,,對于全球變暖而言,在國際科學界已是不可爭辯的事實,或者說有關全球變暖的爭論已結(jié)束,。事實上,美國有3萬名科學家簽署了對全球變暖持有懷疑的倡議書,,雖然有不少的科學家相信全球變暖,,但遠非戈爾所說的爭議已結(jié)束,科學界對全球變暖以及人為因素究竟有多大影響,,并沒有達成共識,。應該說,,戈爾在選總統(tǒng)上業(yè)績較差,,但他在推銷全球變暖方面卻是獲得巨大成功,,更由于全球變暖給科學界、商界造就了許多的既得利益者,,幾萬億美元的大行業(yè),,過去這些年,支持全球變暖一直占據(jù)了優(yōu)勢,,壓過了全球變暖的懷疑者的反對,,在奧巴馬政府的支持下,,美國國會通過了有關限制排氣的法案,,正在召開的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國際會議,也是要在許多國家推行與全球變暖作戰(zhàn)的政策,。 但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上月一個網(wǎng)上黑客捅開了一個黑洞,,打開了一個震驚全球的“氣候門”,。那名黑客打開了英國東英吉利大學氣象研究所的內(nèi)部網(wǎng)絡,,偷走了一大把數(shù)據(jù),,包括幾千個電子郵件,,黑客把那些數(shù)據(jù)發(fā)布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在這些電子郵件中,東英吉利大學氣候研究小組的主任菲爾·瓊斯與他的同事們討論如何刪掉不利全球變暖的數(shù)據(jù),,用虛假的數(shù)據(jù)去做出全球變暖的模型。在巨大的壓力下,,瓊斯暫時辭去職務。無疑,,氣候門對全球變暖是人為造成的支持者有特別大的打擊,。有意思的是,如果說全球變暖是人為造成的話,,也不假,瓊斯等人用虛假數(shù)據(jù)造成的,,正是一起人為的預謀:試圖通過全球變暖方面的立法控制經(jīng)濟,獲取研究資金和巨額的工業(yè)利潤,甚至包括華爾街都可以爆炒幾萬億美元的排氣量,,那還有多少科學成分呢,,不就是政治和商業(yè)上的精明操作么,? 毋庸置疑,,當今世界的環(huán)境的確需要悉心保護,,空氣污染每天每時都在威脅、吞噬人的生命,,所有國家無一例外都需要加強環(huán)境保護,,改善空氣質(zhì)量,。事實上,過去的幾十年,,許多國家的空氣質(zhì)量有了很大的改變,但仍然需要繼續(xù)努力,,不過,,環(huán)境保護與試圖降低全球溫度卻完全是兩回事。對于全球變暖的科學論斷,,需有更加嚴密和開放的論證,全球變暖或變冷完全可能是自然輪回,,人為因素可以污染空氣也可能改善空氣質(zhì)量,,但難以成為造成全球溫度升高的決定因素。如果按照戈爾的意思去辦,,就完全可能為虛假科學數(shù)據(jù)付出幾十萬億美元的代價,,更包括在個人自由和權(quán)利方面的代價。 順便提一句,,在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國際會議期間,,聚集了1200輛豪華禮賓車、140架私人飛機,,它們所燒掉的燃油會對當?shù)氐沫h(huán)境保護和氣候有什么影響,?
(作者系高級管理咨詢顧問,,現(xiàn)居美國達拉斯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