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信用,、真實收入和真實與虛擬經濟的三重兩極分化如何醞釀下一場金融風暴
東西方貨幣政策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重大考驗,。 11月4日,,世界銀行警告:東亞各國需要盡快遏制資產泡沫,,以防止整體經濟未來出現(xiàn)嚴重通貨膨脹,。世行認為,,整個東亞地區(qū)股市和樓市的快速上漲(尤其是中國內地,、香港和新加坡),,正日益加劇人們對資產價格泡沫的擔憂和通脹預期,。10月31日,中國央行形勢分析報告肯定居民通脹預期持續(xù)強化,國務院常務會議亦首次強調要管理通脹預期,。還是在11月4日,,美聯(lián)儲貨幣政策會議公報首次談到通脹預期,顯示美聯(lián)儲盡管繼續(xù)維持零利率政策不變,,通脹預期卻已經成為美聯(lián)儲不得不高度重視的風險,。 貨幣政策的新困境是一致的。一方面全球經濟復蘇依然脆弱,,充滿不確定性,,另一方面資產價格泡沫來勢洶洶,通脹預期持續(xù)惡化,。是加息還是減息,?是寬松還是收縮?舉棋不定,,左右為難,。加息或收縮可能讓剛剛有點兒苗頭的經濟復蘇付之東流,寬松或放任必將加劇資產價格泡沫和通脹預期,,甚至有可能迅速演變成下一次金融危機,。 此種擔憂絕非個人臆想。最新一期的美國《外交》雜志頭版發(fā)表華盛頓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伯格斯坦(C. Fred Bergsten)的文章《美元和赤字:華盛頓如何防止危機重演,?》,,強烈呼吁美國政府下決心解決財政赤字、國際收支赤字和貿易赤字問題,,假若美國不立即改弦易轍,現(xiàn)行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必將導致金融危機迅速重演,。 貨幣理論大師泰勒(John B.Taylor)今年5月發(fā)表重要文章《政府政策和干預如何制造,、延長和惡化了金融危機》,以詳盡事實,,令人信服地證明美聯(lián)儲的定量寬松貨幣政策(包括之前的持續(xù)減息)才是全球金融危機惡化的根本原因,。泰勒的實證結論非常簡單:美聯(lián)儲對金融危機的診斷錯了,看錯了病,,吃錯了藥,。美國和全球金融體系的根本問題是“對家風險”或“合約風險”,而不是“流動性不足”或“流動性風險”,。定量寬松貨幣政策解決不了“對家風險”或“合約風險”,,反而給下一次金融危機埋下禍根。
信貸資金吹起新泡泡
最大的麻煩當然是大宗商品價格和資產價格暴漲,。今年5月,,筆者在長文《全球經濟分析》中即已指出:“當前全球經濟形勢(包括中國的總體經濟形勢)的一個最基本判斷,就是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已經嚴重背離。這種背離是過去40年,,自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浮動匯率制度以來,人類經濟體系最重大的特征,。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fā)之后,,各國近乎瘋狂的財政刺激和貨幣信用擴張政策,再一次造成虛擬經濟和真實經濟的嚴重背離,,虛擬經濟泡沫已經非常嚴重,。”危機以后,,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最低漲幅也超過50%,。從年初算起,石油價格漲幅超過120%,,黃金,、白銀、銅,、玉米(資訊,行情)等價格漲幅均創(chuàng)同期歷史之最,。 我國虛擬經濟泡沫早已進入“非理性繁榮”,世行的警告絕非空穴來風,。以房地產市場為例,,資產泡沫膨脹之快令人瞠目結舌。深圳是新一輪房地產泡沫的領跑者,。今年9月底,,深圳新房成交均價達到創(chuàng)紀錄的20940元/平方米,較深圳官方公布的2月份10770元/平方米的低點上漲94%,,7個月內房價幾近翻番,。北京、上海,、南寧,、長春等一些大中城市不甘落后,房價同樣連創(chuàng)新高,。全國人大財經委主要領導帶隊全國調研,,結論是中國一線城市房地產泡沫問題相當嚴重。股市自然不甘落后,,今年主板市場漲幅超過70%,,創(chuàng)業(yè)板之瘋狂爆炒“當今世界殊”。 這一切如何成為可能,?市場人士無人不曉,,那就是信貸資金的瘋狂擴張,,且85%以上的信用資金流入政府項目、國有壟斷企業(yè),、房地產行業(yè),、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和股票市場。尤其是許多國有大企業(yè)下屬的地產公司,,憑借廉價的信貸資金,,不計成本狂熱購地,不斷推高地價和房價,,憑空制造了新一輪房地產的驚天泡沫,。泡沫總會破滅,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貨幣和信用的擴張,,總是伴隨著資產價格泡沫、通貨膨脹,、金融危機和經濟劇烈波動,,這是經濟學長期實證研究的基本結論。當然,,不用什么復雜的經濟分析,,舉世大規(guī)模財政擴張和信用擴張,滔滔不絕的貨幣信用洪水,,不斷地注入小小寰球,,后果將會如何,普通老百姓都十分清楚,。 即使未來僥幸不出現(xiàn)資產泡沫破滅的金融海嘯(筆者認為不破滅的可能性極�,。瑹o所顧忌的貨幣信用擴張,,其實總會創(chuàng)造嚴重的經濟和社會問題,,那就是經濟結構失衡和收入分配失衡進一步惡化。
三重兩極分化是金融危機病根
人類經濟體系演變到今天,,尤其是人類貨幣信用體系演變到今天,成就了一個異常奇怪的經濟金融貨幣體系,,那就是三個“兩極分化”相互加強的貨幣,、金融和經濟體系。第一是“貨幣信用分配的兩極分化”,。從全球看,,貨幣信用主要集中于少數發(fā)達國家,尤其是美國可以無限度創(chuàng)造貨幣信用來分配(或掠奪)全球資源和財富,;從各國看,,貨幣信用主要集中于少數大企業(yè)和富裕階層,,中小企業(yè)和普羅大眾極難獲得信用。 第二是“真實收入分配的兩極分化”,。第三是“真實經濟和虛擬經濟的兩極分化”,。“貨幣信用分配的兩極分化”制造和加劇了“真實收入分配的兩極分化”,,制造和加劇了“真實經濟和虛擬經濟的嚴重背離和兩極分化”,,三者互為循環(huán),彼此加強,。 易言之,,少數富裕階層人士、大金融機構,、大企業(yè)獲得信貸資源的絕大部分,,他們決定了投機性需求和虛擬經濟;占人口95%的低收入階層或普羅大眾極難獲得信用,,但實體經濟的需求卻主要由他們決定,。貨幣信用擴張和財政赤字擴張啟動的不是真實需求,而是投機性需求,,全球如是,,各國大體亦如是。 “三位一體”的兩極分化體系是當今整個人類貨幣,、金融和經濟體系最根本的制度缺陷,,是金融危機頻繁爆發(fā)的根本原因,是財政赤字擴張和貨幣信用擴張無法迅速啟動實體經濟復蘇的終極原因,。
(作者系華中科技大學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