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1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我國持有美國國債7764億美元,相比較5月8015億美元的持有量,,減少了251億美元,,減持幅度超過3%,。這也是一年來我國首度較大規(guī)模減持美國國債,。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減持的同時,美國國債的第二大持有國日本,,6月大幅增持346億美元至7118億美元,。英國作為第三大持有國,從5月的1638億美元增持至6月末的2140億美元,,增加502億美元,增幅超過30.6%,。
從市場上來看,,整個二季度美國中長期國債收益率上漲了近15%,市場對美元資產的擔憂愈演愈烈,,因此不少外國投資者都大量減持所持美國中長期債券,。避險情緒是一個主要的因素,不過這無法改變中國繼續(xù)持有美國國債的基本局面,。 為應對金融危機,,美國實行了超常規(guī)的數量型寬松貨幣政策,同時伴隨著前所未有的財政赤字,,從而使得外界對于美元貶值的擔心日漸強烈,,隨之而來的是對美元資產保值問題的擔憂。美國各個層次的官員曾經在多個場合表示美元資產可以確保安全,,希望能夠對外推銷國債,。 數據顯示,美國10年期國債6月的收益率從今年初的2.05%上升至4%,,因美國在今年上半年空前發(fā)售9,630億美元的國債,。據巴克萊資本(Barclays)預測,,美國今年下半年將繼續(xù)發(fā)行1.1萬億美元的國債。另外,,高盛集團也預測,,美國在2010年9月前將出售約2.9萬億美元的國債。如此大規(guī)模的國債發(fā)行,,本身就需要找到堅實而強有力的購買者,,而隨著市場對美元泛濫的擔心,使得美國國債的發(fā)行需要更多的公關來保證,。 而前不久結束的美聯儲貨幣政策聯席會議決定繼續(xù)維持近乎零的利率水平,,再加上美國經濟形勢的好轉,市場對美國國債繼續(xù)保持了較高的興趣,,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美元走強,。 對于中國巨額的美國國債數量來說,增減的操作本身也是為了保值增值,。從美國財政部的數據來看,,中國此次減持的美國國債的因素有三個:一是總體規(guī)模的減少,二是幣種結構的調整,,三是券種結構的調整,。 事實上,雖然我國持有總量呈增長趨勢,,但中國所持美國國債結構已發(fā)生變化,。近幾個月來,中國都在買短債拋長債,,因為在當前情況下短期債券流動性較好,,相對更安全。在品種上,,中國開始增加投資風險相對較高的美國資產,。 另外,中國增持美國國債的幅度與各月我國國際收支密切相關,。數字顯示,,6月我國進出口差額僅82.5億美元,同比下降超過60%,。國際收支順差收窄直接限制了對美國國債的增持規(guī)模,。 不過這種局勢會隨著我國出口形勢的好轉而得到改觀。今年5月以來,,中國外貿出口形勢在逐漸轉暖,。之后,中國外貿順差將會隨著出口的持續(xù)擴張的有所增加,在現有條件下,,這些貿易盈余最終還是要拿去購買美國國債,,中國購買美國國債的勢頭還會加大。 所以,,從整體上來看,,此次大規(guī)模減持,是在市場兌美元的擔憂下的一次常規(guī)操作,,并不意味著中國中長期外匯儲備政策的重大調整,。其實,從長期利益最大化的角度看,,中國不能不保持外匯儲備投資結構的穩(wěn)定與平衡,。對于大量持有的美元國債,中國固然有調整的必要,,但是也正因為總量規(guī)模過大,,反而限制住了中國的拋售行為。所以,,所謂的逆勢操作,,其實是目前中國在龐大的外匯儲備面前的一種艱難平衡。(作者系財經評論員,,現居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