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9-06-04 衛(wèi)金橋 來源:第一財經(jīng)日報 |
|
|
從2006年就開始醞釀上市到2008年股份改制完成,從2008年中國進出口銀行的100億元授信到最近以20%股權換取29億元現(xiàn)金,,每個人幾乎都能夠感受到奇瑞汽車對資金的迫切渴求,。
多年來一路備受質疑的奇瑞汽車急需通過一種公開而透明的方式來證明自身的價值,而此次引入戰(zhàn)略投資者之后,,奇瑞汽車也有望一舉扭轉外界對自身多年來的質疑,。 姑且不要評判29億元換取20%股權的價值是否相稱,,從股份制改制完成到引戰(zhàn)略投資者加盟,,奇瑞汽車正在夯實上市道路。如果說奇瑞汽車未來的前途系于眼下的“錢途”,,也不無道理,。 事實上,翻開奇瑞汽車跌宕起伏的上市進程,,股權結構一直是奇瑞汽車上市的最大障礙,。奇瑞汽車的大部分股份集中在安徽各級政府以及相關的政府投資機構手中。早在2004年,,安徽省政府曾力促奇瑞上市融資,,前股東之一安徽省國元投資控股(集團)旗下的國元證券和國泰君安也參與其中,但后因奇瑞與上汽集團之間的復雜股權關系以及汽車行業(yè)步入低迷,,上市計劃暫時擱置,。 因為遲遲無法兌現(xiàn)的上市和不斷延伸的產(chǎn)業(yè)鏈急速擴張,奇瑞汽車的資金饑渴昭然若揭,。所以,,加快融資進程成為奇瑞汽車當前的重中之重。 根據(jù)奇瑞汽車公開的投資計劃,,在2008年到2012年的五年計劃中,,奇瑞汽車將投入龐大的150億元以上,,包括新能源汽車、生產(chǎn)線的擴張和關鍵零部件總成的建設在內,,由于汽車行業(yè)受到金融危機沖擊,,奇瑞汽車自身的“造血能力”大幅度縮水,除了政府的貸款支持之外,,引入戰(zhàn)略投資者已經(jīng)迫在眉睫,。 由于產(chǎn)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車型,加上急速擴張的巨大攤薄,,包括奇瑞汽車在內的自主品牌贏利能力一直不高,,2008年贏利最高的比亞迪汽車銷售額86.5億元,同比增長77%,但是毛利也只有5.04億元,,毛利率不足5.7%,。吉利汽車120億元的營業(yè)收入,利潤大約9億元,。而國內贏利能力較強的合資公司的毛利率都在10%左右,。 奇瑞汽車贏利最強的時間都在2003年之前,根據(jù)公開的資料顯示,,8年前,,奇瑞汽車一年銷量2.8萬輛,利潤13億元,,單車利潤接近5000元,。但是2004年汽車行業(yè)的低迷使得奇瑞汽車陷入低谷,到了2005年,,銷量達到18萬輛,,而利潤卻縮水至0.95億元,單車利潤500元,。 不過,,從2006年開始,奇瑞汽車的贏利能力開始緩慢攀升,,2006年奇瑞實現(xiàn)利潤大約為6億元,。2007年奇瑞汽車的贏利超過12億元,但受2008年下半年全球汽車業(yè)低迷的影響,,奇瑞汽車當年的贏利大幅度下滑到5億元左右,。 除了對資金的渴求之外,一些質疑一直圍繞著發(fā)展中的奇瑞汽車,,如當初的企業(yè)出身,,之后諸多空降高層水土不服紛紛出走等,所以公司治理是僅次于資金之后另外一個急需解決的障礙,。 通過引進戰(zhàn)略投資者,,讓高速發(fā)展的奇瑞汽車置于陽光之下,,這對于奇瑞汽車來說,可能是僅次于資金之外更為迫切的任務,。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