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廣州地鐵老總,、現執(zhí)掌廣州白云國際機場的盧光霖,,14日說了一個頗有爭議的觀點:現在的經濟形勢下,大家有工作就行了,,別這么多要求了,,政府不要再搞最低工資標準了,最低薪水應由市場決定(2月15日《新快報》),。
不容否認,,對于最低工資制度,自其誕生之日學術界就存在爭議,。反對者中有個代表性的理由:因為要根據制度,,按時足額支付受最低工資制度保護的低收入工人的工資,企業(yè)負擔就會加重,,就可能會以減少雇傭工人數量來應對,,到頭來卻讓更多人失業(yè)。
然而值得慶幸的是,,盡管反對聲不斷,,由于要綜合考量員工貢獻、企業(yè)效益等綜合因素,,至今為止仍然沒有一個經濟學家能拿出證據,,哪怕僅僅是一個經濟模型來證明最低工資制度對就業(yè)存在負面影響,。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國各地執(zhí)行的最低工資標準,,仍然徘徊在一個僅能滿足勞動者溫飽需求的較低水平,。比如筆者有一名同學,畢業(yè)后在廣州每月拿780元的最低工資,,不用聽他訴苦就知道這點錢意味著什么,。因此,與其說向員工支付最低工資是企業(yè)在承受負擔,,倒不如說這是一種占用社會資源后必須支付的最低成本,。
為追求利潤最大化,很多企業(yè)主內心幾乎都存在一種原始沖動:不花一分錢就能讓員工為其創(chuàng)造財富,。當然,,就算完全交給市場,資本這種無本萬利的理想也很難實現(大學生“零工資”就業(yè)例外),,但是假如失去最低工資制度保駕護航,,加之勞資關系不平等,勞資信息不對稱,,資本就會像一匹脫韁野馬一樣,,肆無忌憚地降低勞動者工資,從而讓他們原本就可憐的基本權益喪失殆盡,。
其實,,盧光霖“把最低工資交給市場”的建議再次印證,最低工資制度的利弊之爭歸根結底是“公平與效率”之爭,。我們知道,,市場并非萬能,尤其指望現有勞動市場對資本良心進行調節(jié)更是天方夜譚;勞動者取得報酬,,使用報酬度日,、養(yǎng)家糊口卻是基本權益,關乎社會公平,。所以筆者認為,,取消最低工資制度難以換到“效率”,卻極易犧牲“公平”,,斷不可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