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上午,天氣寒冷,,極重災(zāi)區(qū)四川安縣曉壩鎮(zhèn)黃羊村里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村民們正忙著修建永久性住房,。搬磚、和泥,、砌墻…… 黃羊村共有329戶農(nóng)戶,,1162人。汶川地震造成319戶房屋倒塌或嚴重損毀,。在鎮(zhèn)黨委,、政府堅強領(lǐng)導(dǎo)下,,村干部帶領(lǐng)村民抗災(zāi)自救,按政府組織,、農(nóng)戶自建,、社會支持原則,不等不靠啟動了永久性住房建設(shè),。 如今漫步在黃羊村,,能看到許多已修建完工的房屋。紅瓦白墻,,一幢幢川西民居躍然眼前,。村干部肖義介紹說,截至目前,,當?shù)匾褌淞�,、動工修�?03戶,基本完工192戶,,年底前村民們都可以“住新居過新年”,。 在那片已完工的房屋里,一幢“別致”的平房格外引人注目,。裝修簡單,,僅有兩間臥室和一間廚房,那就是黃羊村53歲村民郭澤友的家,。郭澤友背部殘疾,,身高僅有1米出頭,就他的修房歷程和記者侃侃而談,。 郭澤友說:“地震把家里房屋都震垮了,,本來就沒有多少積蓄,一開始根本不想修房子,。村干部天天跑過來給我們做工作,,動員我們修,說‘沒錢就修個小的,,至少有個住的地方,,不能老等著讓政府解決’�,!� 在村干部的動員下,,郭澤友的新房于7月初破土動工了,但此次修房對郭澤友來說可謂是“費盡周折”,。 郭澤友告訴記者:“剛修好一面墻,,村干部就過來把它給強制拆除了。后來因為不符合抗震標準,,又被整改了幾次,。剛開始我們意見挺大的,,覺得怎么修房是我們自己的事。后來經(jīng)歷了幾次強余震,,才知道當初村干部為什么要執(zhí)意讓我們拆了重建,。” 郭澤友一家3口人,,女兒在外地,。此次修房國家補助了1.6萬元,但還是花去了郭澤友所有的積蓄,,并讓他背上了2.4萬元的債務(wù),。“這幢房子是村里目前修的最小的,,不到70平方米,,花了5.6萬元。現(xiàn)在人工費太貴,,我只請了幾個人幫忙,,墻上的白漆都是自己刷的。多投一些工,,就少一點開支,。” 10月初,,郭澤友如期住進了新家,。為解決他們的實際生活困難,政府部門和殘聯(lián)給他們搬來了床,、桌子和椅子,。在廚房的一角,記者看到了一袋大米和一瓶花生油,,那是殘聯(lián)前幾天給他們送來了,。郭澤友說:“別看我身體殘疾駝背了,,但在村里也算比較早修好新房的,。這幾天天冷了,村里又給我們發(fā)了兩床棉被和兩件棉衣,�,!� 走出郭澤友的家,村民們搶修永久性住房的場景再次映入眼簾,。不遠處,,幾名孩童正在兩張拼起的木桌上打著乒乓球,不時傳來陣陣笑聲和打鬧聲,。在他們附近的一面墻上掛著一條橫幅:“大干出大路,、小干出小路,、不干沒出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