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8-05-16 作者:潘楊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麥當勞品牌的創(chuàng)始人是雷·克羅克,。他以非凡的經營才能把麥當勞兄弟的小餐館變成了世界快餐第一品牌店,自己也成為美國最有影響的企業(yè)家之一,。據說,,當年從麥當勞兄弟手里買下特許經營權的除了克羅克之外,還有一個荷蘭人,。 兩個人走的是完全不同的經營之路,。相比之下,克羅克似乎比較愚蠢,,他只開麥當勞店,,而加工牛肉、養(yǎng)牛的錢都任由別人賺了,;而那個荷蘭人非常聰明,,他不僅開麥當勞店,還把所有能賺錢的機會都不讓別人染指,。他投資開辦了牛肉加工廠,,使加工牛肉的錢也流入自己的腰包。后來他想:我為什么買別人的牛,,讓別人賺走養(yǎng)牛的錢呢,?隨后他自己辦了一個養(yǎng)牛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克羅克把麥當勞開遍了全世界,而那個荷蘭人則早就銷聲匿跡了,。 眼下,,似乎存在著這樣一種現(xiàn)象,有些企業(yè)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創(chuàng)出一個名牌后,,腳還沒有站穩(wěn),,就雄心勃勃地要涉足其它項目,想以此借名揚名,,把企業(yè)做大做強,。也許這樣的想法并沒有錯,,但凡事要量力而行,常言道:“隔行如隔山”,,其它項目并非那么容易涉足的,,如果毫無把握,匆匆上馬,,企業(yè)不僅難以求得發(fā)展,,弄不好就會陷入困境。再說,,在我們廣大消費者心目中,,五糧液、茅臺就是名酒,,勞力士就是名表,,奔馳、豐田就是名車……其品牌形象早已在消費者的心中定型扎根,,如果你再來一個五糧液礦泉水、勞力士食品,、奔馳服裝,,只會讓人笑掉大牙,給人一種畫蛇添足,、不倫不類的感覺,,不僅難以起到品牌延伸創(chuàng)效益的效果,原有的品牌形象還會在消費者的心目中大打折扣,。 由此可見,,想要賺取所有能賺的錢,這是許多企業(yè)實施盲目多元化的出發(fā)點,。然而,,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一個企業(yè)的能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超出自己實力過分貪婪的結果就是引來“自滅”之禍,。難怪可口可樂,、沃爾瑪、麥當勞這些偉大的企業(yè),,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專注自己的專業(yè),,不做“什么賺錢干什么”的傻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