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6-11-10 曉彬 來源:經(jīng)濟參考報 |
|
|
北京是有好幾百年歷史的古都,,卻始終沒在中國的幾大菜系中創(chuàng)造出京菜系,。我覺得,把一道菜吃成名菜,,或把一類菜吃成菜系,,廚師的作用到還在其次,主要是得有一個口味相近且保持長期穩(wěn)定,,有錢有閑的士大夫食客群體,。京城里的文武百官來自全國各地,南甜北咸,,東辣西酸,,眾口難調(diào),所以難形成有比較穩(wěn)定風(fēng)格的菜系,。而伺候這些達官貴人的引車販漿者多是世代生于斯,,長于斯的本地或附近縣鄉(xiāng)人,能形成比較穩(wěn)定的共同飲食習(xí)俗,。他們無緣享受名菜,,只能靠自己的聰明才智,研制出種種“好吃不貴”的小吃,,并流傳下來,。灌腸當屬其中之一。
網(wǎng)上有關(guān)灌腸起源,、沿革,、原料、制造工藝,、制造商,、銷售商以及消費者反應(yīng)(還真不像是請的托兒)的資料應(yīng)有盡有。但我這個北京人,,說到吃,,就忍不住要說說自己心目中的那盤灌腸,。
我屬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一代人,。網(wǎng)上所說的那種進宮伺候過“老佛爺”的灌腸,,與我緣吝一面。但我生之初,,舊北京的痕跡還能讓我留下依稀印象,。那時還有城門,我家附近的宣武門門樓雖已顯破敗,,但仍不失雄偉,。城門東,順城街路南的城根下,,是賣舊貨的曉市,路北有各種小吃攤,。平生的第一盤灌腸就是在這里吃的,,不過對當時灌腸攤的具體印象很模糊了,只對茶湯攤上那把大銅壺印象極深,。后來,,公私合營了,大銅壺和小吃攤不知去向,。其他地方街頭小吃攤雖沒絕跡,,但少多了。家里大人遠沒到有錢有閑的跑遍四城尋找某種小吃的地步,,但總免不了要去西單商場買點什么,。商場后門的堂子胡同口有個灌腸攤。灌腸是紅色圓柱形的,,酒杯口粗細,,尺把長,切成片,,煎好后澆上蒜汁,,用一根竹簽扎著吃。為吃那盤灌腸,,我甘愿忍受牽著大人衣角逛一趟西單商場的痛苦跋涉,。再后來,就是“困難時期”了,,市面上什么大吃,、小吃都絕跡了。
隨國民經(jīng)濟的恢復(fù),,灌腸又漸漸露面,。先是菜市場里偶有未加工的生灌腸出售,,但不再是紅色的了。據(jù)說,,那顏料對身體不好,,政府不讓用了。此后,,每天上學(xué)路過的一家早點鋪在門前支起了灌腸攤,。在一個能遮陽擋雨但不擋風(fēng)的棚子里,支起一個木案子,,案前臨街擺放客人坐的長板凳,。案子后面則有兩個汽油桶改制的大爐子。一個爐子上坐著一個大餅鐺,。鐺子一頭高,,一頭低,讓油積在低的這頭,。在品味美食之際,,可以觀察師傅的操作。師傅先把切好的灌腸到在鐺子里油深的地方略炸一會兒(灌腸已經(jīng)不再做成規(guī)規(guī)矩矩的圓柱形了,,近似長方形,,斜切成一邊稍厚,一邊較薄的片),,然后撥到鐺子中部油淺的地方慢慢煎,,同時在油深的地方續(xù)入生灌腸。煎的時候不翻個,,只煎一面,。最后把煎得一面焦,一面嫩的灌腸撥到完全沒有油的鐺子上方,,攏成一小堆,,用鍋鏟使勁按一按,擠掉油,,左手拿盤子扣住,,右手將鍋鏟插到灌腸下面,一翻個,,一盤令人垂涎的灌腸就遞到了客人面前,,客人自己隨意澆上蒜汁,即可大快朵頤了,。
那時,,人們不知道膽固醇、卡路里為何物,,也沒有地溝油,。煎灌腸用的是網(wǎng)油(用豬大腸上附著的網(wǎng)狀脂肪煉制而成),,很便宜,用它煎出來的灌腸味道才算正宗,。煉網(wǎng)油的油渣則煮在另一個爐子上的大鍋里,,多放蔥、姜,、大料,。灌腸攤不僅不謝絕自帶酒水,也不謝絕自帶干糧,。下層人士一兩毛錢來碗煮油渣,,就著自帶的干糧,也算吃了頓葷腥,。
文革后,,灌腸攤又不知去向了。后來打聽到,,隆福寺有家專賣灌腸的鋪子,。煎灌腸的家什和程序與路邊小攤基本相同,只是改用植物油了,,味道差一些,但也還是能吸引我和同伴在一天的重體力勞動后,,從郊區(qū)的工廠騎幾十分鐘自行車,,去吃那盤灌腸。
如今,,北京到處都有標榜老北京風(fēng)味的館子,。我每去這種館子,必嘗嘗它的灌腸,。通常是切得方方正正,,炸得兩面焦黃,有的還特意碼放得整整齊齊,,可再也吃不出當年小攤上的那味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