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某美國主流媒體看到一個新名詞——“容忍外交”,說的是人民幣匯率問題。聯(lián)系到美國推遲發(fā)布所謂國際匯率報告,作者理所當然地推論,白宮正在實施“容忍”政策,,而后者可能有助促成人民幣升值。 作者言之鑿鑿,,儼然一副“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大國風范,。但在筆者看來,這種自恃“容忍”的姿態(tài),,本身就很有問題,。其背后折射出的是一些美國當政者在處理對華關系問題上過時的思維定式。 過時的思維之一,,就是以世界頭號大國自居的盲目自信,。一遇到與他國有摩擦,這種過度膨脹的信心便會催生莫名的控制欲,。體現(xiàn)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這種控制欲促使美國國會一再在人民幣問題上對中國發(fā)難。 正是因為自認很在理,,舒默和格雷厄姆等人才對各種理智的聲音充耳不聞,,不管是來自IMF、聯(lián)合國,,還是蒙代爾,、羅奇,等等,。在舒默等看來,,要解決美國的就業(yè)問題、幫他們撈取選票,,非人民幣升值莫屬,。
但是,如同前美國財長斯諾直言,,在匯率問題上對主權國家指手畫腳,、拍桌子瞪眼,除了令人“反感”,,不會有任何建設性,。12日在華盛頓會見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時,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再一次強調(diào)指出,人民幣升值既解決不了中美貿(mào)易不平衡問題,,也解決不了美國的就業(yè)問題,。 舒默等的過時思維之二,是中國崛起的“威脅論”,,這種帶有冷戰(zhàn)思維特征的論調(diào),,在很大程度上妨礙了中美這兩個大國發(fā)展更加和諧和多贏的經(jīng)貿(mào)關系。 曾經(jīng)也是美國議員的前美國駐華大使尚慕杰坦言,,中美間存在“信任赤字”,,這樣的赤字比貿(mào)易上的缺口更需要補上。而在筆者看來,,美方尤其要對出現(xiàn)“信任赤字”深刻反省,。 新華社12日的一則消息令我感慨頗多,文章引述通用汽車中國公司總裁兼總經(jīng)理甘文維的話說,,中國已成為通用汽車全球最大單一市場,。通用在很多地方的生產(chǎn)廠都虧損累累,只有中國的業(yè)務一枝獨秀,。 而回想當年,,通用在進入中國時并不積極,甚至有些扭扭捏捏,。一手將通用“請”到中國的原上海市長徐匡迪回憶說,,當年是他率隊親赴底特律相邀;而疑慮頗多的通用方面則詳細“盤問”了種種細節(jié),,并提出了一些近乎苛刻的條件,,最后才答應“下嫁”。 通用的故事是一個很好的縮影,,說明中美間的很多誤解,,只要通過面對面的交談,通過用事實來講話,,都可以很好解決,。遺憾的是,很多時候美方缺乏最起碼的溝通信任,,甚至戴著“威脅論”的有色眼鏡看待中國這樣一個重要的伙伴關系國家,。 過去的這兩周,中美兩國高層會談不斷,,諸如匯率等來自美方的刺耳噪音似乎也有所平息,,但可能還未到“偃旗息鼓”之時。從長遠來看,,要切實推動中美經(jīng)貿(mào)關系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并最終促成中美及世界經(jīng)濟多贏的格局,,舒默和他在國會山的同事們還要放下“容忍”的面罩,,多一些理智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