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辦和國辦發(fā)文件明令制止黨政機關公款出國旅游,,但還有頂風作案者。吉林省原煤炭工業(yè)局在2007年到2009年期間,,一共有9批51人公款出國旅游,。其中,原煤炭工業(yè)局副局長袁玉清等人一趟出國旅游共花掉119萬元,。
公款出國游,,已讓公眾“審丑”疲勞。然而,,吉林原煤炭工業(yè)局的公款出國游,,讓人大開眼界,不妨梳理關鍵詞,,解剖一下這個典型標本,。
局長拍板,。公款出國游,名不正言不順,,當事人往往偷偷摸摸,,或假借種種蒼白借口。但是吉林原煤炭工業(yè)局卻不然,,局長趙全州在黨組會上提出,,要安排本單位和下屬企業(yè)領導出國走走看看。局長如此“以身作則”,,有計劃有組織成行自然不是難事,。
頂風作案。汶川地震后,,中央三令五申,,除了需出國簽約等重要活動外,其它出國團一律取消,。舉國哀痛,,律令峻急,但官員們“雅興”不減,,頂風逍遙。身為官員,,不懷悲戚之情,,未有紓解國難之心,令人不齒,。
弄虛作假,。為達到出國游目的,局長趙全州使用虛假身份,,通過關系辦理因私護照,;副局長袁玉清通過虛假的購買設備合同,以此名義出國,。上梁不正下梁歪,,32人違反規(guī)定,巧立名目公款出國旅游,,便是難免,。
費用攤派。一趟出國游,,花掉119萬元,,可謂豪奢,錢從哪來,?是由一家常年虧損,、吃國家補貼的煤礦買單,。這種上司消費下屬買單的做法,中央屢屢發(fā)文禁止,,身為領導,,如果不知,如何有資格擔當重任,?若是知道,,又怎能明知故犯,對抗中央規(guī)定,?
“罰酒三杯”,。性質惡劣的出國游被調查后,相關部門給予了五名責任人黨內嚴重警告,,行政記大過的處分,。板子高高舉起、輕輕放下,,這種類似罰酒三杯的問責,,輕描淡寫,難有以儆效尤之效,。
邀請是買來的,,護照是因私的,項目是編造的,,花錢是攤派的,,審批是違規(guī)的,時間是超期的,,考察報告是抄襲的,。吉林省原煤炭工業(yè)局的公款出國游是一個惡劣的標本。相關監(jiān)管部門應該好好解剖這個標本,,對當事人予以嚴懲,,還應該想辦法斬斷公款出國游的利益鏈條,現有制度看來并未完全起到禁止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