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恐怖的是,,許多發(fā)達經濟體對財政赤字貨幣化開始習以為常,,其央行已大量購買短期、長期政府票據,,使貨幣基數猛增,。財政赤字大規(guī)模貨幣化終將導致財政列車脫軌,或引發(fā)高通脹預期,,甚至“雙鬼拍門”
目前,,許多發(fā)達經濟體財政赤字累累,政府債臺高筑,,已引發(fā)主權風險憂慮,。以前,說起主權風險,,人們主要想到的是新興市場經濟體,。畢竟,在過去10年里,,俄羅斯,、阿根廷、厄瓜多爾曾發(fā)生公債違約,,而巴基斯坦,、烏克蘭和烏拉圭靠著強行推進公債重組,才免于違約,。 然而,,除了中歐、東歐的幾個例外,,大多數新興市場經濟體的財政表現都有所改善——總體赤字下降,,收支保有很大的基本盈余(刨去債務利息支出后的盈余),公債的GDP占比降低,,公債中的貨幣錯配和期限錯配現象也有所緩解,。如今,主權風險與其說是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弱點,,還不如說是發(fā)達經濟體的難題,。 評級降級,國債息差擴大,,英國,、希臘、愛爾蘭和西班牙等國公債流拍……說真的,2009年的種種跡象提醒人們,,除非發(fā)達經濟體著手整頓財政結構,,否則投資者、“債券市場義勇軍”(bond-market vigilantes,,指通過拋售國債來對抗擴張性政策的投資者群體)和評級機構,,就會由朋友轉成為敵人。2008~2009年,,金融危機和嚴重衰退聯(lián)翩而至,,發(fā)達國家稅收下滑,卻不得不擴大開支刺激經濟,,還要為金融業(yè)輸血,、調養(yǎng),這一切都使它們的財政“體質”急劇惡化,。 這種風險對不同國家影響不一,。長期以來存在結構性財政問題、財政政策松弛并在繁榮時期忽視財政改革的那些國家,,情況比較糟糕,。未來,由于經濟復蘇綿軟無力,、人口老齡化,,不少發(fā)達經濟體的債務負擔有可能會進一步加重,這包括美國,、英國,、日本和若干歐元區(qū)國家。 更恐怖的是,,許多發(fā)達經濟體對財政赤字貨幣化開始習以為常,,其央行已大量購買短期、長期政府票據,,使貨幣基數猛增,。財政赤字大規(guī)模貨幣化終將導致財政列車脫軌,或引發(fā)高通脹預期,,甚至“雙鬼拍門”,,從而大幅推高長期國債收益,把本就猶疑脆弱的經濟復蘇活活扼殺,。 財政刺激是個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政策制定者搞財政刺激也好,不搞也好,,都會招人罵,。如果過早地實施加息、削減開支、擠出過剩流動性等刺激退出政策,,容易把經濟重新拖回衰退和通縮,。但如果允許財政赤字貨幣化繼續(xù)搞下去,長期國債收益的上升勢頭簡直就是在卡經濟增長的脖子,。 財政狀況不佳的國家,,例如希臘、英國,、愛爾蘭,、西班牙和冰島已在市場壓力下,,被迫早早實施了財政鞏固措施,。盡管那種措施的效果也是兩面的,但借此可以重塑公信力,,從而有助于避免長期國債收益過分走高,,對經濟造成打擊。所以,,較早引入財政鞏固措施這個選項的說服力可能更大一些,。 對于歐元區(qū)里那些所謂“地中海俱樂部”的成員——意大利、西班牙,、希臘和葡萄牙而言,,公債問題已上升為事關國際競爭力的問題。這些國家的部分出口市場份額已輸送給了中國和其他低附加值,、勞動密集型的亞洲經濟體,。如果名義工資增長快于生產力增長的勢頭持續(xù)10年,就會導致這些國家的單位勞動成本上升,、實際匯率升值,,進而導致經常項目出現大額赤字。 對這些國家的競爭力而言,,歐元近期的劇烈升值不啻是雪上加霜,,進一步削弱了它們的經濟增長,擴大了它們的財政缺口,。所以問題在于,,這些歐元區(qū)國家是否經得起一系列猛藥:實施痛苦的財政鞏固措施,以通縮形式讓本幣對內實際貶值,,引入結構改革以提升生產力,,并且還得抵御住阿根廷式自暴自棄的誘惑——退出貨幣聯(lián)盟,搞匯率貶值和債務違約,。拉脫維亞和匈牙利等國家似乎已經忍不住想這么做了,。希臘、西班牙和其他歐元區(qū)國家是否愿意接受這種痛苦的調整,還有待觀察,。 即使美國和日本會受到“債券義勇軍”懲罰,,也是最后一批了:美元是主要的全球儲備貨幣,而主要體現為美國國庫券和長期國債的全球外匯儲備仍在快速累積,。日本是凈債權國,,其國債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國內。 但即便是這些國家,,如果必要的財政鞏固措施遲遲不出臺,,投資者對它們也會變得越來越警惕。美國是凈債務國,,它的人口趨于老齡化,,社保和醫(yī)保體系面臨資金缺口,經濟復蘇乏力,,財政赤字持續(xù)貨幣化的風險也在累積,。日本的老齡化形勢更嚴峻,經濟停滯正在侵蝕國內儲蓄,,而公債規(guī)模更是高達GDP的200%,。 要出臺財政鞏固措施,美國還面臨一些政治障礙:美國人自欺欺人地以為,,他們一方面可以享受歐洲式的社會福利,,另一方面還能享受像里根執(zhí)政時期那樣的低稅率。至少,,歐洲選民愿意為了公共服務繳納更多的稅款,。 如果美國民主黨在今年11月的中期選舉中失利,財政赤字問題可能會變成老大難:共和黨會否決加稅,,而民主黨會否決削減開支,。這樣一來,財政赤字貨幣化可能會成為受到抵制最少的折中方案,,畢竟,,開動印鈔機比削減赤字在政治上容易多了。 但如果美國把“通脹稅”當成解脫公債負擔(令債務實際貶值)的捷徑,,美元在亂中崩盤的風險就會大增,。不論是通脹還是貶值,美元走軟都意味著外國債權人手中美元資產的實際價值急劇縮水,,他們不會坐視不管,。一旦大家開始爭先恐后地逃離美元,美元就會大幅跳水,,長期國債利率會飆升,,隨之而來的將是經濟深深的二次探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