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原油期貨價格正在發(fā)生著極其微妙的變化,,和一般人已經形成的概念不同,,油價和美元的走勢開始趨同了,。 最早的信號應該出現(xiàn)在2009年的11月27日,美元指數(shù)在前一天探出了這一輪金融危機后的最低點74.18后發(fā)生強勁反彈,,最高沖至75.57,,但是收盤卻在74.80。K線圖上留下了一根長長的上引線,,而就在同一天,,原油期貨價格也在前一天大跌2.22%的基礎上又出現(xiàn)了一根長長的下引線,最低被打至72.39美元,,收盤收在76.05美元,。一根上引線,一根下引線,,交叉點居然都在76附近,,神奇得都有點詭異。 如果說11月27日還僅僅是征兆的話,,那么12月14日之后的走勢就一目了然了,。美元指數(shù)從76.34走到77.79,而原油期貨價格也從69.55美元走到了72.67美元,,連續(xù)四天,,不僅運動方向一致,而且每天的K線都如出一轍,,是陰線就是陰線,,是長陽就是長陽,甚至連十字星都是一模一樣的。 這說明什么呢,? 這說明原油期貨價格的金融屬性正在淡化,,而商品屬性正在恢復,某種程度而言,,這是對過去三十年的撥亂反正,。 眾所周知,國際油價的定價方式經歷過三個歷史階段,,早期是西方國家的石油公司說了算,,主要的定價權掌握在所謂的“七姐妹”手中;后來歐佩克成立,,由于掌握了供應量這個閥門,,油價的漲跌隨供需而調整;現(xiàn)在決定原油價格的則是紐交所的原油期貨價格,,而紐交所的價格又是洲際交易所的影子價格,,洲際交易所由國際投行和能源巨頭聯(lián)合組成,既不受美國政府監(jiān)管也不受歐盟政府約束,,原油期貨的套期保值功能已經完全被投機交易替代,,供應量僅為8400萬桶的原油期貨,交易量卻達八億桶,,70%屬于投機炒作,。 原油期貨價格炒作的危害是致命的。 2002年到2006年,,世界原油的消費量年增不過7.7%,,但是油價卻從30美元不到被炒到70美元,2007年之后更是在一年時間中一口氣從50美元被反復拉升到147美元,,又在短短半年之中被砸到33.20美元,。劇烈的波動不僅給包括中國在內的發(fā)展中國家造成了輸入性的通脹壓力,而且一度導致了全世界的糧食危機,,因為石油的爆炒必然帶來人們對新能源的追逐,,而在新能源的開發(fā)中運用最廣的就是乙醇汽油,而乙醇又由玉米(資訊,行情)提取,,大規(guī)模的開發(fā)必然導致糧食作物成為工業(yè)原料,,從而引發(fā)糧價的暴漲。極具諷刺意味的,,由于油價炒作而形成的糧價上漲,,其勢之兇有過之而無不及,直接造成美國50%的乙醇汽油廠商虧損倒閉,,替代能源最終淪為一種傳說,。 原油首先是作為商品存在的,,之所以會演變成人類資本市場的賭博籌碼,和歐美國家監(jiān)管不到位有關,,也和國際投行的興風作浪密不可分,。 美國眾議院商品交易委員會甚至在2000年通過了禁止美國政府監(jiān)管在紐交所之外進行大宗商品期貨交易的所謂“格拉姆”法案;而以高盛為代表的國際投行則坐莊炒作,,不斷公開操縱媒體抬高預期價位,,從50美元預測100美元,又從100美元預測到150美元,,更從150美元預測到200美元,。而根據日本專家的研究,全世界能夠承受的原油價格的極限最多126美元,,美國的承受力不過160美元,,中國只有99.5美元,印度只有62.6美元,,而國際炒家炒作原油的概念恰恰是“中國餓虎論”,。 油價的漲跌和供求沒關,和地緣政治沒關,,和美元的強弱其實也沒關系,,油價147美元時,美元指數(shù)在71.80,,而現(xiàn)在油價在70美元,美元指數(shù)也在74.18附近,。所謂避險,,所謂對沖,都是托辭,。資本都是逐利的,,在金融危機時也是如此,中國經濟的率先復蘇,,中國汽車成為世界第一,,中國經濟總量超過日本,都是炒作的好借口,,所以今年上半年就有250億美元進入這個市場,,總量比2008年還要多。 不過,,凡事皆要有度,,否則,物極必反,,說破天了,,原油的根本屬性還是商品,。長期看,價值規(guī)律還要發(fā)揮作用,,在哥本哈根會議期間,,油價和美元出現(xiàn)這樣的走勢的確令人玩味。 張藝謀的新片“三槍拍案驚奇”上映,,說什么的都有,,就是沒人說這像國際級大導演的作品,而這樣的結果早在張藝謀的意料之中,,所以索性安排大家在片尾大唱特唱,,“我只是一個傳說”。 不要迷信哥,,哥只是一個傳說,。 經濟就是一個泡沫接一個泡沫,而市場就是一個傳說接著另一個傳說,,油價只不過是一個即將過去的傳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