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chuàng)業(yè)板前三批發(fā)行的28家公司中,超募現(xiàn)象非常突出,。根據(jù)統(tǒng)計,28家公司原計劃募集67.61億元,,實際募資高達154.78億元,,超募87.17億元,超募幅度高達128.93%,。 如何使用這些超募資金,?也就成了時下一些媒體聚焦的焦點。有兩家公司因此在最近幾天走進了投資者的視野,。 第一家是神州泰岳,。在前三批發(fā)行的28家創(chuàng)業(yè)板公司中,該公司超募資金最多,,高達13.30億元,。因此,該公司超募資金的去向最引人關注,。不過,,根據(jù)11月3日的《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神州泰岳除了在其公布的《首次公開發(fā)行股票上市公告書》中對其中的3.42億元做出了具體安排之外,,其余約8.6億元超募資金則無具體的安排計劃,。如何使用這筆龐大的超募資金對于投資者乃至監(jiān)管者來說,都是一個謎,。 第二家是億緯鋰能,。11月3日該公司發(fā)布董事會公告稱,將用募集資金置換預先已投入募集資金項目的自籌資金,。因此,,有人質疑該公司的做法是偷梁換柱,有變相挪用超募資金之嫌,。此外,,該公司超募的1.68億元資金,,除了4200萬元用于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外,其余1.26億元資金目前也處于“無計劃”狀態(tài),。 其實,,不論是上述兩家公司,還是創(chuàng)業(yè)板的其他公司,,目前在具體項目的投入上沒有計劃是很正常的,。首先,它并不違規(guī),。根據(jù)深交所的規(guī)定,,擁有超募資金的公司拿出使用計劃有6個月的緩沖期。其次,,即便是6個月內沒有拿出具體的使用計劃,,也合情合理,甚至是對超募資金安全負責的表現(xiàn),。畢竟創(chuàng)業(yè)板公司都是中小企業(yè),,對資金的吞吐能力有限。這些公司的正常融資,,就已經考慮到了公司最近幾年發(fā)展的需要,。如今,巨額超募資金從天而降,,完全超過了公司對資金的需求,。要用好這些資金甚至很多都不是這些公司能力范圍之內的事情。就是對擬投入項目的考察,、研究,、認證,到最后作出決定,,所需時間恐怕也不只6個月,。因此,要在6個月內拿出超募資金的使用計劃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上市公司與其胡編亂造一個計劃來哄騙投資者,或胡亂地把錢投進去,,那還不如無計劃,,就讓超募資金躺在銀行吃利息。 超募資金原本就是超過了發(fā)行人對資金需求的部分,。筆者認為,,作為發(fā)行人來說,有責任盡量合理地使用好這些超募資金。但作為監(jiān)管者與投資者來說,,沒有必要強迫發(fā)行人一定要把這些資金使用出去,,或對超募資金的用途橫加干涉。要允許發(fā)行人將超募資金存放在銀行里,,這總比盲目投資給公司帶來損失要好,;也要允許公司在控制風險的基礎上,用超募資金打新股,,購買國債及各種低風險的債券品種,,讓超募資金或多或少為公司帶來一定的效益。 一方面任憑超募資金大量產生,,另一方面又給超募資金的使用帶上太多的緊箍咒,,這種做法是有欠妥當?shù)摹嶋H上,,超募資金如何使用,,主要還是公司自己的事情,只要有利于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就行,。對于監(jiān)管者來說,,不應是給超募資金的使用帶上緊箍咒,而應該是盡可能控制超募資金產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