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幾天前開展了“能源緊缺體驗日”活動,在社會上引起熱烈討論,。市民在稱好的同時提出疑問,,這些好的節(jié)能措施為何只實施一天?平時364天就不用能源緊缺體驗了嗎,?體驗日會否成為一些行政部門的“作秀日”?
不僅僅是在廣東,此前海南,、河南等地相繼開展了類似的能源緊缺體驗活動,時間通常僅限一天,。通過行政力量的貫徹實施,,總體來說“少開一天車”等倡議得到了積極響應,這從當天政府部門空落落的停車場可得到印證,�,;顒拥姆e極作用在于,除了直接促進節(jié)能外,,還能夠讓公務人員體會一下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體會一下擠公交車,、沒空調(diào)的不便。
但記者觀察到,,在能源緊缺體驗日當天,,政府部門云集的廣州市東風路的交通狀況并沒有得到實質(zhì)性改善;一些公務員把車開到辦公大樓門口,,被保安勸阻離開,;一些公務員照常由司機送到門口,然后自覺下車“走路”上班,;在百靈路上的一個停車場,,依然擠滿了汽車,平時眾多機關公務員的私車就停放在此地,。
面對日益惡化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節(jié)能應該成為一年365天的長久之計。能源緊缺體驗應有“后手”,,在嚴格體驗后還要發(fā)現(xiàn)問題并對癥下藥,,例如公共交通的改善迫在眉睫。官員們在體驗能源緊缺的同時,,更重要的是體驗民生的冷暖,,發(fā)現(xiàn)城市管理中的各種問題并予以改善。如果體驗沒有監(jiān)督制度保障,,補救措施沒有長效機制,,體驗日容易演變成作秀日,體驗活動淪落為某些部門的政績工程,。我們須警惕,,體驗日過后,浪費依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