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又在為美國昨天犯下的錯誤而買單。
沒有一點民用汽車運作經驗的騰中重工,,僅僅憑借一點資本運作的能力,,就想靠收購國際品牌實現快速增長,無異于天方夜譚,。當然,收購的新聞會使騰中名噪一時,,讓世人知道這家名不見經傳的民營企業(yè)有著何等的勇氣,,但是,除此之外看不到任何附加價值,。
不靠譜之一:支持環(huán)保車型的開發(fā)
騰中這個說法的幽默程度,,不亞于說:以后的邁巴赫、賓利汽車全部采用回收環(huán)保材料制作,,全部改為太陽能驅動,,不再使用動物皮革和珍貴木材。實際上,,這個設想在未來是可能實現的,,從美國好萊塢明星們開始熱衷于豐田普銳斯可以看出,“環(huán)保型產品+綠色營銷”絕對是未來很多產業(yè)的大趨勢,,但是就目前來說,,高額的研發(fā)費用、新型燃料的供應難題,、市場需求的局限等各個方面決定了民用悍馬品牌在美國的雞肋地位,,與汽車發(fā)展趨勢相悖的悍馬還有多少市場潛力?奧巴馬政府都不想挽留,,昔日財大氣粗的通用都沒法改造,,定位于頂級豪華越野車的悍馬,到了成立還不到五年的騰中手里,就能兼顧“豪華”,、“越野”和“低能耗”,?
不靠譜之二:花錢買不到核心技術
悍馬前身是軍用車Humvee,而在收購協議中,,軍用技術部分是不包括在內的,。這也是通用汽車,或者說奧巴馬政府的聰明之處,,這個收購最大的意義在于———把騰中的資金注入到彈盡糧絕的悍馬身上,,留住3000名悍馬員工的飯碗,支持其渡過難關,。騰中CEO楊毅希望通過投資,,讓悍馬“勇于探索、自由奔放”的品牌精神延續(xù)下去,,這個計劃聽起來偉大,,實現起來頭大。高能耗的悍馬在美國延續(xù)不下去了,,在中國的品牌文化更傾向于暴發(fā)戶,,騰中想改變這一切,不是不差錢就能解決的,。
不靠譜之三:美國仍為悍馬生產基地
據悍馬官方網站顯示,,悍馬賣掉后仍然會把品牌和生產基地留在美國,這個重要條件決定了收購方必須是一個有長遠戰(zhàn)略眼光的投資者,。而騰中重工是一家生產重型機械設備的企業(yè),,自身所處的產業(yè)鏈、銷售渠道,、所面對的市場,、技術人員等等和悍馬根本無法互相借力和整合。沒錯,,有錢可以請到人才,,但是悍馬這個通用龐大官僚組織下的產物,絕對不是短時間內可以改變的,,這需要管理機制的大變革和極強的本土化能力,。
不靠譜之四:收購目的不明確
從目前所有騰中透露出的聲音看,沒有一個解釋讓人感到比較實在,。在流傳的消息當中,,有人認為騰中的背后有摩根斯坦利等大鱷作推手,此時收購悍馬,,是為了等經濟復蘇悍馬“長膘”之后再高價賣出,。但問題是,在騰中手里倒騰之后的悍馬能升值到哪里去?剛嘗試業(yè)務延伸,,就是海外收購,,面對的卻不是自己熟悉的行業(yè)和市場。有錢不如去收購卡特彼勒,,把自己的老本行做到極致,。
也許,這些不靠譜因素仍然無法阻止“史上最不靠譜收購”的誕生,,因為在這件事情的進展中,,有一個關鍵角色不能忽視,那就是強大的摩根斯坦利,,整個過程可能都在其計劃和掌控之中,。
現在有兩條路擺在騰中面前:要么拿下悍馬,繼而陷入長期的資金運作,、文化融合,、管理控制、吃力不討好的“挑戰(zhàn)無底洞”,;要么,,被相關部門叫停,炒作熱度逐漸降溫,,乖乖地繼續(xù)自己默默無聞的特種機械業(yè)務,。當然,我們要鼓勵和支持中國企業(yè)在海外業(yè)務的嘗試,,比如聯想并購IBMPC,道路雖然鋪滿荊棘,,但意義深遠,,這是我們走向市場國際化、管理系統(tǒng)化的一個很好通道,,不過像騰中收購悍馬這樣不靠譜的事情,,還是少一些為妙。(作者系凌雁管理咨詢首席咨詢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