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僅限于轄區(qū)內使用的住房公積金貸款近期出現(xiàn)了松動的跡象,。2008年7月,,遼寧省鞍山、撫順等7城市與沈陽簽訂異地貸款協(xié)議,。今年4月3日,,廣東省廣州、珠海,、佛山等8個珠三角城市共同簽署了公積金異地互貸協(xié)議,。
4月15日,北京市更是出臺了北京與河北省秦皇島市的異地公積金貸款政策,。 住房公積金貸款的異地使用正在從雙向互貸(遼寧7城市與沈陽)轉為多向互貸(珠三角8城市),,從省內互貸發(fā)展到省際互貸。按照這樣的趨勢發(fā)展,,住房公積金制度在更大范圍內的聯(lián)網合作指日可待,。 毫無疑問,住房公積金使用范圍的擴大深化無疑是一項惠及民生的有益嘗試,。首先,,住房公積金貸款的異地使用與現(xiàn)代社會人口、資源流動趨勢相適應,。由于核心城市經濟發(fā)展優(yōu)勢不斷強化,,伴隨著戶籍、投資等原有限制政策的不斷放松,,核心城市對人才和資本的吸引力同步增強,,各種變化的共同作用將導致核心城市的資產價格上升速度和勞動力價格上升速度的脫鉤。大城市房價脫離工資的現(xiàn)象將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難以改變,,由此形成的“漂一族”的購房目標的轉移將成為一個趨勢,。 這種趨勢演化為兩種具體行為,一種是在核心城市邊緣甚至鄰近地區(qū)購房,,通過負擔高額交通成本實現(xiàn)購房成本的降低,。另一種是選擇異地購房(通常是家鄉(xiāng)),而在核心城市租房生活,。無論是哪種行為都涉及到一個問題,,就是在工作地之外購房。按照目前的公積金屬地管理政策,,這樣的貸款需求都無法得到公積金的支持,,公積金貸款的低利率無法覆蓋這部分真實需要的群體,。如果公積金貸款能夠在全國范圍內實現(xiàn)互貸,無疑更能體現(xiàn)公共政策的社會福利性,。 其次,,公積金異地貸款能夠提高公積金的使用率。住房公積金的使用率問題一直備受關注,,根據(jù)最新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截至2008年末,我國住房公積金運用率僅為53.54%(其中還包括購買國債余額),,與去年相比,,同比還降低了3.51%。大量公積金沉淀是一種浪費,。 公積金運用率除了較低之外,,更為嚴重的是區(qū)域的不平衡問題。曾有統(tǒng)計顯示,,我國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蘇、福建6省市的運用率超過60%,,而海南,、西藏、河南,、甘肅,、河北、貴州等地資金運用率不足30%,,甚至一些地區(qū)在10%左右徘徊,。若住房公積金的異地貸款制度在全國范圍內得以推出,將提高這部分資金的使用效率,。 第三,,公積金異地貸款是一種個人行為主導的提高使用率方法。面對住房公積金的低使用率難題,,相關部門也在積極探索破解難題之道,。今年一個關于公積金建經適房的方案(私人的公積金賬戶用于公共保障項目)引發(fā)了多方爭議,政府的推動和民間的質疑反差強烈,。相比“公積金建經適房”方案,,異地貸款更容易被接納,它是將購房人的購房行為“給予保障項目式的優(yōu)惠”,從而更能協(xié)調不同群體的利益訴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