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商銀行22日凌晨開始進行牡丹信用卡系統(tǒng)升級,,新修訂的《牡丹信用卡章程》正式實施,牡丹信用卡全額罰息規(guī)定也隨之取消,,這是國內銀行首次打破信用卡部分逾期全額罰息的通行慣例,。
2005年傳媒報道過北京的一位先生,歸還了工行欠款39771.28元,,因為記錯金額,,少還了0.24元,1個月后被罰息853元,。可見,,這樣的霸王條款是何其不合理,。如今,取消這樣的霸王條款,,讓人高興,,但這高興也讓我們感到一絲苦澀。一個霸王條款的取消為何要5年時間,?而且,,這種取消甚至還沒有其它銀行跟進,換言之,,國內很多用戶仍將受到霸王條款的盤剝,。 實際上,在2003年12月8日之前,,工行是遵循“余額罰息”規(guī)定的,,而在那次修改章程之后,就變成了“全額罰息”,。雖然規(guī)定是如此霸道,,甚至帶有欺詐性,但不合理的制度制定容易,,改正卻如此之難,,這一改,讓我們等了5年,。以后還會不會退回到老路,,筆者難以肯定,。因為這次的修改依然不過是工行“自說自話”罷了。 就本質而言,,這次的修改,,并非基于制度性的剛性使然,光靠銀行的“自律”或者是商業(yè)道德上的幡然醒悟,,是難以徹底消除各種霸王條款的,。如果銀行又出臺了“霸王條款”,消費者是不是又要等待漫長的時間期待銀行改正,?甚至還要為此而感到歡欣鼓舞,? 其實,銀行的“全額罰息”解決起來不難,。事實很清楚,,明顯是合同不公,為何能持續(xù)收5年,?監(jiān)管部門,、權益部門如果不缺位,所有銀行的“全額罰息”規(guī)定早就應該取消,。這種霸王條款也并非國際慣例,,一些國家罰款標準很低,比如美國,。銀行部門一向在對自己有利的方面宣稱“與世界接軌”,,在自己無理的地方,就避而不談,,這也是近年來,,中國的一些銀行給消費者印象不好的一個原因,歸根結底,,還是沒有平等對待用戶,。要讓銀行真正做到服務于消費者,除了銀行部門自身要自律,、要遵守商業(yè)道德之外,,恐怕還需要強有力的監(jiān)管部門發(fā)揮作用。比如,,銀行在制定各種章程的時候,,監(jiān)管部門就應該進行嚴格審查,及早發(fā)現(xiàn)和消除不利消費者的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