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資本項目管理司外債處負責人最近表示,目前我國外匯儲備已低于19000億美元,,為2003年12月份以來首次下降,。筆者認為,目前出現的外匯儲備減少是屬于短期性的,,這一格局在明年下半年將有望出現扭轉,,并將重新邁入不斷增加的格局。
儲備減少源于國際資本撤離和外匯儲備貶值
11月份我國的貿易順差有400多億美元,,但外匯儲備卻出現減少,,其中主要原因是國際資本的撤離和外匯儲備的貶值。
國際資本撤離的主要原因是:其一,,由于發(fā)達國家的“去杠桿化”,,跨國企業(yè)進行全球收縮,從而會有一些資本撤離中國;其二,,由于中國對外匯管理的加強以及短期內中國出口的急劇下降,,出于安全性考慮,一些資本會撤離中國,。
另外,,中國外匯儲備的資產結構從來不向外公布,但可以肯定就是外匯資產絕對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元化的,,同時這種多元化的資產都采用美元進行計價。前一段時間,,美元相對于其他多種貨幣出現了走強,,這就會導致外匯資產換算成美元的時候出現貶值。
筆者認為,,目前出現的外匯儲備減少是屬于短期性的,,這一格局在明年下半年將有望出現扭轉,將重新邁入不斷增加的格局,。分析外匯儲備的變化主要是分析貿易順差和國際資本流入的變化,。
未來貿易順差仍會小幅增加
盡管出口會出現大幅的下降,但未來的貿易順差仍會出現小幅增加,,其主要原因是在出口增速會出現回落的同時進口增速也會出現大幅的回落,。
從出口來看,出口增速的下降近幾個月來已經開始顯現,。11月份的出口增速出現了負增長,,讓人感覺到出口的寒冬已經到來,但假若考慮到出口價格指數,,可以發(fā)現出口實際增速早已出現了較大的回落(8,、9、10月份的實際出口增速已經降到0.2%,、3.4%和4.6%),。
就未來而言,目前演繹的全球金融危機必然會進一步傳導到實體經濟,,導致全球經濟出現快速衰退,從而導致中國出口需求繼續(xù)回落,;由于前期人民幣升值的累積效應、出口退稅的取消等外貿政策改變,、能源和環(huán)保等社會成本的不斷上漲,、新勞動法的出臺等都將提高出口企業(yè)的成本,削弱出口競爭力,并將導致出口增速下降。同時由于整體物價水平出現了快速下降,,出口物價指數也將面臨快速下滑,,這也會導致名義增速出現快速下滑。
但我們認為09年的實際出口增速仍將維持個位數增長。首先,,盡管全球經濟出現衰退,,總需求會出現下滑,但中國出口的產品主要是中低檔消費品,,相對于中高檔消費品而言,,其對經濟增長的相關彈性系數相對較小,因此受影響的程度相對較小,。2005年至2007年,,我國對歐盟和日本的實際出口增速與其經濟增長之間的彈性系數一直為負數(歐盟和日本分別為-0.4和-0.2),,這說明經濟高漲的時候人們都偏向于中高檔消費品,,對我國的產品還產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當經濟狀況不好時,,大家對中低檔消費品的偏好增強,。
其次,,未來出口退稅率的上調、對外貿易政策的放松和人民幣匯率的變化將使一些出口企業(yè)的競爭力得以提升,從而有利于緩解出口的困境,。
從進口來看,進口增速在未來也會同樣的出現回落,。其一,,由于國際原材料價格的大幅回落,預計未來進口增速會維持在低位,,導致我國原材料進口增速會出現下降,;其二,我國的出口貿易更多是來料加工和進料加工貿易,,在出口由于國際經濟形勢的惡化出現大幅減少的同時,,進口增速也會出現大幅回落;其三,,經濟環(huán)境的惡化導致民間投資的下滑,,這會導致設備進口等方面出現下降。
國際資本流出是短期行為
目前發(fā)生的金融危機會使歐美金融機構和跨國集團的流動性出現收縮,,這會導致他們變賣其在中國的實體資產或金融資產,,以彌補其國內流動性的不足,從而導致資本流出我國市場,。同時,,隨著外管局加大外匯管理力度,以及由于貿易順差的變化導致人民幣升值減弱,,甚至可能會出現貶值,,國際熱錢的流入將得到有效的抑制。
就未來而言,盡管目前歐美都出現快速注資以保證國內流動性的充裕,,但由于金融機構依賴其高度發(fā)達的金融衍生工具創(chuàng)造了高財務杠桿,,未來幾千億的注資能否完全彌補由于流通速度的急劇下降所造成的流動性收縮,目前還很難確定,。
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在這一輪金融危機中,由于中國金融開放度的相對滯后,,受影響的程度相對較�,。煌瑫r由于中國前期兩個賬戶(財政和國際收支)的盈余,,中國相對于其他經濟體而言更有財力應對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傷害,。經濟基本面相對較好,這會導致國際資本中長期內仍會愿意持有人民幣,。隨著未來國際金融市場逐步企穩(wěn),,國際逐利資本仍然會不斷的流入國內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假若貨幣政策沒有發(fā)生改變,,那么短期內國際資本的流出,將直接導致國內貨幣市場出現流動性緊張,。要防止出現流動性的緊縮,,就目前而言,最為直接有效的貨幣政策工具就是繼續(xù)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