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證看待金融創(chuàng)新防范風險 ●抑制過度投機嚴防投機泛濫
●健全完善微觀金融運行機制 ●政府應當及時進行監(jiān)管調控
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美林證券被美洲銀行收購,、AIG告急等一系列突如其來的“變故”,,使得華爾街金融危機愈演愈烈。鑒于華爾街在世界金融體系中的特殊地位,,美國發(fā)生的金融風暴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全球金融市場的劇烈震動,。盡管美國金融危機對我國金融體系的影響比較有限,但由于我國存在著某些類似華爾街金融危機的“病因”,因此,,吸取本輪美國金融風暴的教訓,,對維護我國金融體系的穩(wěn)定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筆者認為,,面對日益嚴重的美國金融危機及其所帶來的全球金融動蕩,,至少有以下幾點值得我們深刻反思。
首先,,應當辯證看待金融創(chuàng)新,。美國本輪金融風暴是次貸危機進一步延伸的結果,而次貸危機則與美國金融機構在金融創(chuàng)新中過度利用金融衍生品有關,。美國房貸兩大巨頭(房利美和房地美)購買商業(yè)銀行和房貸公司流動性差的貸款,,通過資產證券化將其轉換成債券在市場上發(fā)售,吸引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購買,,而投資銀行又利用其“精湛”的金融工程技術,,再通過創(chuàng)新將其進行分割、打包,、組合并出售,。由此,最初一元錢的貸款通過創(chuàng)新可以被放大為幾元,,甚至十幾元的金融衍生產品,,以至于最后沒有人再去關心這些金融產品的真正基礎價值,從而助長了短期投機行為,,最終釀成了嚴重的次貸危機,。因此,借鑒美國金融危機的教訓,,我們有必要對金融創(chuàng)新進行重新審視,,既要看到其對金融發(fā)展的促進作用,也要對金融創(chuàng)新的負面效應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以便在推動金融創(chuàng)新的同時,,最大限度地防范由此帶來的金融風險。
其次,,必須有效抑制市場投機,。投機是市場的潤滑劑,但若投機過度就會嚴重損害市場穩(wěn)定的基礎,,甚至引發(fā)金融危機,。回顧歷史上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機,,幾乎沒有一次不與過度投機有關,。無論上世紀30年代的經濟金融危機,、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還是目前美國的金融危機,,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投機行為泛濫而引發(fā),。歷史和現實強烈地向我們昭示,要想實現金融市場和金融體系的穩(wěn)定與可持續(xù)發(fā)展,,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抑制過度投機,,嚴防投機泛濫。
第三,,必須健全微觀金融運行機制,。歷史和現實經驗表明,無論金融風險和金融危機形成的具體原因如何,,最終都可以歸結為微觀金融制度的不完善,。貝爾斯登,、雷曼兄弟,、美林、華盛頓互惠銀行等美國著名金融機構的危機甚至破產,,就是源于內部經營管理機制的薄弱和風險控制機制的失效,。試想,如果“兩房”能夠在購買商業(yè)銀行和房貸公司流動性差的貸款時注意風險控制,,如果美國的大型投資銀行在購買住房抵押證券時能夠謹慎行事,,如果其他金融機構能夠在投資中加強風險預測,或許不至于最終陷入倒閉的命運,。因此,,健全金融企業(yè)的經營管理機制,強化風險控制制度,,是保證我國金融體系穩(wěn)定,、安全運行的根本環(huán)節(jié)。
第四,,樹立信心是市場穩(wěn)定的關鍵,。美國金融危機的實踐表明,金融危機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歸結為信心危機,,金融危機與信心危機的交互作用,,會進一步加劇市場的動蕩。因此,,面對金融危機,,如何重塑市場信心非常重要。具體到我國,,當前證券市場持續(xù)低迷的狀況就是市場信心極度缺乏的印證,。雖然美國金融危機還不可能對我國金融市場構成實質性影響,,但面對日益動蕩的國際金融環(huán)境,為了避免市場繼續(xù)向不利方向演進,,應當采取切實有效措施重振市場信心,。
第五,政府部門應當及時進行監(jiān)管和調控,。美國此次金融危機早有先兆,。早在3年前就有經濟學家發(fā)出警告,由美國房地產帶來的金融危機將會蔓延全世界,。然而,,遺憾的是這些警告并未引起美聯儲的重視。如果美國政府能夠及早對華爾街進行審查和監(jiān)管,,“兩房”,、雷曼兄弟、美林,、貝爾斯登和華盛頓互惠銀行等或許就不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倒掉,。這無疑向我們啟示,為了防止金融風險的積累及其向金融危機轉化,,政府部門必須加強對金融活動的日常監(jiān)管和調控,,及時發(fā)現金融運行中的不穩(wěn)定因素,并將其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