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9月中旬以來,國際金融局勢急劇動蕩,。在短短幾天內,,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破產,,第三大投資銀行美林被美國銀行收購,美國最大的保險公司AIG80%的股權被政府接管(換來了850億美元的緊急貸款),;接著,,前兩位的投資銀行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被迫轉型為銀行控股公司。一夜之間,,華爾街的金融文化已遭改寫,,原來呼風喚雨的金融大鱷們變得千夫所指。美國聯(lián)邦政府為了拯救金融市場而動用7000億美元救市的方案在被眾議院否決后,,全球股市大幅度震蕩,,終于迫使美國的參、眾兩院在妥協(xié)后迅速通過高達8500億美元的新救市方案,。10月的第一個星期,,金融海嘯蔓延到歐洲,歐洲先后有大型銀行遭遇危機,,多個國家不得不緊急宣布無限提供存款擔保,,法國、德國,、意大利,、英國首腦召開緊急峰會商討對策。全球金融體系和經濟體系遭遇到了1929年大蕭條以來最大的危機,。
雖然這次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的成因還在探討之中,,但有幾個問題是非常值得反思的: 第一,這是對過去近30年來金融自由化的一次大修正,。從1980年里根和撒切爾夫人推動放松金融管制后,,全球金融市場呈現(xiàn)出超高速發(fā)展的態(tài)勢,各種金融衍生工具層出不窮,。某些金融大鱷依靠這些金融產品,,曾經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攻擊過英格蘭銀行而大獲全勝,更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的東南亞金融風暴中大發(fā)橫財,。但在整個90年代,,他們的行為不但沒有受到相應的監(jiān)管,美國的監(jiān)管部門反而更多是為其辯護,,指責受害國家的經濟不夠開放,、內部監(jiān)管不力。于是,,新世紀以后美國國內的金融創(chuàng)新活動大大增加,,特別是在2001年網(wǎng)絡泡沫破滅和“9·11”事件后,在長時期的低利率環(huán)境下,美國的金融衍生工具發(fā)展到頂峰,,美國國內的資產泡沫化現(xiàn)象越演越烈,,終于釀成了以次貸為開端的大危機。 第二,,這是過去數(shù)十年經濟全球化遭遇的第一次系統(tǒng)性風險,。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令更多國家的資源,、人力進入國際市場,,雖然帶來了廣泛的經濟效益,但其風險往往被輕視,。其實,,從這兩年以來,在很多領域的進一步自由化已經難以推進,。WTO多哈回合的一波三折,,歐盟憲法一再被否決,都已經看到經濟全球化的阻力重重,。而這次金融海嘯,,充分暴露出全球金融市場在高度一體化之后的極端脆弱性。 第三,,與以往的墨西哥債務危機,、阿根廷比索危機、東南亞金融風暴完全不同,,這次金融危機發(fā)生在資本主義的核心——華爾街,,從美國到歐洲都開始在檢討和反思新的金融監(jiān)管體制,在金融海嘯的廢墟上重建全球的金融秩序,,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各國領導人的共同話題,。 因為尚處在經濟轉型過程中,中國在資本賬戶的對外開放方面實行的是審慎的原則,,采用的是穩(wěn)健的步伐,。因為有了這道防火墻,中國得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國際金融海嘯的直接沖擊,。但在未來一段時間,,中國如何有效地吸取過去20多年國際金融領域的經驗教訓、如何保持國內金融市場的穩(wěn)定,、如何完善自身的金融和經濟體制,、如何參與國際金融的重建工作,都是需要迫切研究的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