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兩大住房抵押貸款融資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被國有化,,這對于一直不遺余力將金融自由化的華爾街模式推舉為全球典范的美國來說,,無疑是一個極大的諷刺,。
對于金融自由化,,人們一直存在著許多爭議,。事實上,,金融資本與實業(yè)資本具有完全不同的屬性和運作模式,。金融資本的屬性,,決定了其投資行為實際上是在追尋高風險,。次貸危機爆發(fā)的最主要原因,其實就是金融資本這種追求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偏好,。對于許多新興市場國家來說,,非常需要直接投資資本的流入,但是還沒有應對高風險游戲的本錢,。此時,,如果金融投資資本過早地介入,多半會造成當地經濟的大起大落,。
由于次貸危機惡化,,日前美國政府不得不宣布接管“兩房”,華爾街繼續(xù)為自己制造的危機付出慘重的代價,。占美國抵押貸款證券半壁江山的“兩房”的國有化,,釋放了華爾街次貸危機最大的風險。雖然次貸危機有望在2008年底或者2009年初得以最充分釋放,,但是這一過程是很痛苦的,。更痛苦的是,全球或許還要準備面對長達幾年的經濟低迷以及對國際金融市場多年來一直被推崇的某些價值觀的痛苦否定,。
當國有化成為拯救金融自由化所帶來危機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這對于一貫以最市場化,特別是在金融領域,,一直不遺余力將金融自由化的華爾街模式推舉為全球典范的美國來說,,無疑是一個極大的諷刺。對于無故受傷而成為次貸危機埋單者的新興市場國家來說,,則非常有必要在次貸危機中悟出一些什么來,,否則學費就白交了。這里,,我們暫就金融自由化的問題,,進行一些初步的重新思考,。
金融自由化的認識誤區(qū)
事實上,對于金融自由化一直存在著許多爭議,。但是這些爭議有一個誤區(qū),。
支持方在推動金融資本全球化的時候,
比較多的說法是用國際貿易理論中關于資本的自由流動有利于資源配置效率提高的結論,強調金融自由化推動資本更大程度的自由流動帶來的正面效應,,特別是強調對資本流入國,,主要是發(fā)展中國家經濟發(fā)展的正外部效應。這里的似是而非之處在于,,國際貿易理論支持的資本自由流動帶來多贏的結論,,是基于實業(yè)投資資本,也就是“直接投資”資本,,不是指任意類型的資本,,而金融自由化推動的應該是金融資本的全球自由流動�,;\統(tǒng)地用“資本”流動的概念,,或者借用直接投資概念作為抽象的資本全球流動的理論支持,而沒有十分清楚地區(qū)別直接投資資本和金融資本以及它們帶來的不同的影響,,有偷換概念之嫌,。
而反對派確實看到金融資本全球流動的負面外部效應,但這些不同觀點往往被扭曲成反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非主流的聲音,,而沒有得到充分的解讀和更廣泛的討論,。
金融資本與實業(yè)資本完全不同
實際上,金融資本與實業(yè)資本不是同一個概念,,兩者具有完全不同的屬性和運作模式,。因為金融資本流動不能達到實業(yè)資本流動的結果,所以國際貿易理論論證的,,資本自由流動有利于全球各國經濟發(fā)展的各種結論,,對金融資本的自由流動不能完全成立,至少還有待進一步理論和實踐的論證,。金融自由化意義下的金融資本自由流動,,更不能混同于實業(yè)資本的自由流動。
在我看來,,實業(yè)資本(或者說直接投資資本)與金融資本(或者說證券投資資本)在全球流動時在投資目標,、所發(fā)揮的作用以及最后引發(fā)的結果方面都存在著巨大的不同。
從直接投資資本的基本屬性出發(fā),,直接投資資本流入與低工資勞動力結合,,將提高勞動生產率,推動當地經濟的成長,。直接投資資本的流入對于世界各國特別是發(fā)展中國家,,不論在任何發(fā)展階段,,應該都有積極的意義。這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得到論證,。在中國改革開放初期,,許多跨國公司和港臺企業(yè)到中國內地來建合資、獨資公司,,雖然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在汽車、家電,、復印機,、重型機械等一些行業(yè)如技術換市場的初衷沒有完全實現,但是這些直接投資資本伴隨而來或多或少的技術,,對推動中國的經濟成長是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的,。這其中,在全球產業(yè)大規(guī)模轉移浪潮中,,來到中國的加工制造業(yè),,更是推動中國成為服裝、鞋帽,、玩具等一般消費品的全球生產基地,使中國變成了全球貿易大國,。雖然8億件襯衫換一架飛機并不是什么值得驕傲的事情,,而且現在出口企業(yè)還面對產業(yè)升級換代結構調整的陣痛,但是這些實業(yè)直接投資資本的貢獻應該在中國經濟發(fā)展過程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金融資本是追求所謂高風險高收益的,,它不是通過投資實業(yè)、通過創(chuàng)造實業(yè)財富的增長來獲取資本的社會的平均收益的,,這是金融資本與直接投資的實業(yè)資本的最根本區(qū)別,。金融資本的屬性,決定了其投資行為實際上是在追尋高風險,,因為只有高風險才有高收益,,找到了高風險才有可能去“賭”高收益。次貸危機爆發(fā)的最主要原因,,其實就是金融資本這種追求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偏好,。
警惕金融資本過早流入
對于許多新興市場國家來說,非常需要直接投資資本的流入,,但是還沒有能夠擁有應對高風險游戲的本錢,。此時,如果金融投資資本過早地介入,,多半會成事不足而敗事有余,,造成當地經濟的大起大落,。
事實上,這種高風險的游戲,,哪怕在是發(fā)達國家也不能玩兒得過分,。比如此次在美國華爾街,最成熟的市場,,最強勢的金融業(yè),,金融資本的過度追逐風險,最終弄出個幾乎玩火自焚的次貸危機,。對于新興市場國家,,更應該根據經濟和金融市場的發(fā)展水平,來逐漸擴大金融投資資本的規(guī)模,。金融資本的流入要匹配各國不同的經濟發(fā)展階段,,不同的金融服務業(yè)水平,不同的金融風險管理的能力,,要與當時金融市場發(fā)展的深度,、廣度、強度和成熟度相適應,,不能超越發(fā)展水平,。而在談論全球資本自由流動時,我們也一定要認識到,,全球實業(yè)資本自由流動與金融資本自由流動不是同一概念,,不能混為一談。
與此同時,,我們還必須堅持即使是金融資本的全球流動也不能把發(fā)達國家的游戲規(guī)則強加給發(fā)展中國家,。發(fā)達經濟體以金融服務業(yè)的絕對優(yōu)勢,向發(fā)展中國家單邊推進,,以同樣的程序,、同樣的節(jié)奏、同樣的標準推進,,這都是不公平的,,也是很危險的。以次貸這樣的爆炸式的方式來推動新興市場的金融自由化,,顯然是不符合金融自由化的發(fā)展規(guī)律,,也是非常不安全的。
用美國總統(tǒng)布什形象的說法是,,酒本是好東西,,但華爾街喝醉了。而“醉漢式”的發(fā)展方式對于眾多新興市場國家來說也是不適宜、甚至是有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