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把平準基金當作政策調(diào)節(jié)過渡手段 |
|
|
|
|
|
|
依靠平準基金調(diào)控股市不如從根本上完善股市制度,。
要完善股市健康制度并非短期所能急就,,建立平準基金完全可以作為股市政策調(diào)節(jié)的過渡手段。這是因為,,其一,,公募基金是純粹的商業(yè)機構,,它的利益或其小群體利益與整個股市的利益并不一致,更遑論社會公眾利益,,根本就不該承擔政策調(diào)控職責,。其二,實踐證明,,公募基金抑制市場大幅波動效果有限,,有時甚至對暴漲暴跌起推波助瀾作用。其三,,隨著股市規(guī)模與日俱增及基金市場開發(fā)難度加大,,公募基金要按其意志來對股市施加影響已力不從心。其四,平準基金的引入可以回歸公募基金的真正市場地位,,并為公募基金找到強有力對手,,利于基金行業(yè)規(guī)范運作。
但平準基金絕非“托市基金”,。平準基金買入股票是為了純投資,,其投資標的應優(yōu)中選優(yōu),而要選準將來能夠帶來超額回報尤其是超額現(xiàn)金紅利回報的好公司確實很難,,因此應嚴禁平準基金參與任何畫餅充饑式的題材,、概念股票炒作,可以規(guī)定投資標的僅限于目前市盈率不高于15倍且經(jīng)營業(yè)績無造假的公司,,規(guī)定平準基金從市場增持公司股權的最高比例不得超過該公司總股本的5%,,同時嚴格限制參與任何公司任何形式的再融資。
建立平準基金的主要目標更應定位于抑制股市泡沫膨脹,。在目前投資渠道有限的前提下,,股市最為缺乏的并非兜底機制而是封頂機制。成思危先生有句話很有道理,,“要防止股市暴跌首先應該防止股市暴漲”,,在一個單向運行機制的股市中,缺乏做空機制的股市無理性暴漲成為常事,,完善做空機制成為必然選擇,。筆者認為,股市現(xiàn)貨市場制度不健全,,將使得不管是推出股指期貨還是融資融券這些所謂的做空機制,,都很難成為股市風險控制器,反而可能成為風險放大器,,而通過利用平準基金所持巨量股票的拋壓功能,,卻可以預防股市泡沫過度膨脹。
建立平準基金的資金來源主要是逐年提取一定比例印花稅再加上首期財政撥款,,筆者不贊成從銀行貸款籌資把資金規(guī)模搞得太大,,一是為防公共利益承擔過多風險;二是如果平準基金大到能夠設計并制造股市波段,,這樣的股市根本沒有存在必要,。至于平準基金的股票來源,由于央企資產(chǎn)為全民所有,,筆者曾建議將央企所持上市公司股票劃轉20%至平準基金的股票賬戶,;另外平準基金平時可能會投資一些非央企類的地道績優(yōu)股,如果市場形成績優(yōu)股泡沫這些籌碼也可成為拋壓工具,。
平準基金屬于全社會公眾利益,它的運作,不應由證券市場中任何一方包括證監(jiān)會來管理和指揮,,牽頭管理者應為財政部,。
任何舉措都有利弊,關鍵看能否興利除弊�,,F(xiàn)階段建立平準基金若能定位于抑制股市泡沫過度膨脹,,還是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是完善股市制度建設的一部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