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石化公司因為油價太低不愿意供油,造成供應的短缺,,中央政府必須為低油價提供巨額的財政補貼,。地方政府和私營部門,通過征收高額與公路有關的費用,,獲取了幾乎相當于汽油價格的利益,。
國際上一直認為中國的汽油價格被人為壓得很低,遠遠低于國際市場,。有一種被廣泛引用的說法是,,中國的汽油價格還要上調50%,才能達到國際水平,。而國際上在指出中國日益嚴重的高耗能和高排放問題時,,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中國一直在補貼能源價格,。 但問題恐怕不僅僅是價格低于國際市場;可能價格結構的扭曲以及帶來的福利損失,,比價格過低帶來的能源粗放使用同樣值得關注,。最近楊再舜汽車博客上有一則短文,指出中國的汽油價格并不便宜,,因為美國有燃料油稅,,如果把養(yǎng)路費、過橋費,、過路費等加上,中國的汽油價格比美國的要高,。 這種比較給人以啟發(fā),,但需要更仔細地比較。為了簡便,,我們僅僅從私家駕車者的角度進行對比,,可以把美國除去燃油稅的“凈油價”與中國加油站的油價對比,還可以用中國加上各種費用的“實際油價”與美國加油站的油價對比,。 這里對比6月26日北京與美國首都華盛頓的油價,。當天,北京93號汽油價6.2元/升,。而美國的油價要復雜一些,,各州的燃油稅率都不相同,從最高的加利福尼亞州到最低的阿拉斯加州,,稅率幾乎相差一倍,,華盛頓的燃油稅標準,處于中等偏下水平,。在同一個城市里,,各加油站的價格相差也非常大。這里取那一天華盛頓相當于北京93號汽油的高標號汽油(premium)最高油價與最低油價的算術平均值,,每加侖4.42美元,。今年一季度,美國全國的燃油稅率平均為每加侖47美分,,在華盛頓是每加侖41.4美分,,相當于當天油價的10.63%。1美制加侖等于3.7854升,。6月26日那一天,,1美元兌6.8634元人民幣。 經過計算和換算,,華盛頓6月26日稅前的“凈油價”相當于人民幣7.24元/升,,約比中國93號汽油貴16.83%,。 華盛頓的稅后油價相當于8.01元/升。如果采用博客文章里的各種假設來計算,,如全年駕車里程14600公里,,一半里程為高速公路,等等,,則北京每升汽油的實際價格是11.45元,,中國汽油的實際價格比美國高出約42.81%。我們在這里姑且稱之“公路稅”,。這樣,,美國的消費者為駕駛所支付的成本,由汽油價加燃油稅構成,,而中國消費者為駕駛所支付的成本,,由汽油價加公路稅構成。 也就是說,,中國政府補貼了油價,,令加油站的價格比美國便宜,但消費者為駕駛所支付的成本,,要高于美國,。這意味著什么? 第一, 中國的汽油價格比美國汽油的稅前“凈價格”低,,但經過這次上調油價16%以后,,差距已經很小。假定國際原油價格停留在6月26日的高位上,,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不變,,以16%的幅度再調整一次,中國汽油價格與美國基本持平,。假定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回調而中國油價不變的話,,中國的汽油價格也可望基本實現(xiàn)與國際接軌。 第二,,盡管消費者在加油站所支付的價格比美國低16%,,但在中國駕車者實際比在美國駕車貴43%,而且實際上獲得的交通便利并不及美國,,尤其是在大城市之間進行比較,。這是中國消費者為能源政策所付出的“溢價”。 第三,,美國和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費國,,美國的稅后汽油價格比中國的實際價格低,美國應該向歐洲學習,,繼續(xù)上調汽油稅,,至少上調到中國汽油實際價格的水平,。 第四,低汽油價格,,高費用,,造成了在交通運輸中利益分配的不合理。石化公司因為油價太低不愿意供油,,造成供應的短缺,,一度導致了向全國蔓延的“油荒”;而中央政府必須為低油價提供巨額的財政補貼,。地方政府和私營部門,,通過征收高額與公路有關的費用,獲取了幾乎相當于汽油價格的利益,。而在發(fā)達國家,,燃油稅是通行的稅收(general tax),最終用于公共服務,,并不為某個利益團體或者私營部門所有,。 第五,,中國應該推進燃油稅改革,,逐步以燃油稅取代各種費用。中國的“公路稅”已經遠遠高出了美國的燃油稅,。燃油稅能讓消費者真正為自己的消耗能源的行為付費,,稅收通過政府用于整個社會交通的改善和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駕車者可以免去各種收費站之累,。但中國高額的“公路稅”流入了各級地方政府(甚至到村一級)和私營部門,,公路和大橋上關卡林立。比較燃油稅和中國的“公路稅”,,前者能為中國駕車者提供更多的交通便利和增加交通福利,。 盡管駕駛私家車在中國比在美國貴,但駕車者所支付的成本,,應該向歐洲和日本看齊,。在中國,更重要的是讓駕車的成本結構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