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濟危機真的來了嗎,?一直自詡具有獨特運行邏輯的中國經(jīng)濟能否一如既往地獨善其身,,成為世界金融的避難之港,中國股市能否不受美國指揮棒的起落而翩翩起舞,?也許諸如此類宏大的命題遠非一篇小小的專欄承受之重,但不得不承認,,發(fā)生在世界另一端的次貸危機濺起的火星,,第一次讓中國股民真正感受到了全球化的“寒”意:從1月15日起,美國次貸危機繞道香港登陸A股市場,,上證綜指急瀉1300多點,,最大跌幅近25%。特別是上周,,上證綜指年線失守,,周跌幅高達9.26%,創(chuàng)下近10年來最大周跌幅,。去年還對中國股市高唱“一個資本大國崛起”贊歌的英國《金融時報》,,在國際投行唱衰中國股市的聲浪中,又開始為中國股市崩盤“未雨綢繆”了,。該報不無聳人聽聞地指出:由于中國國內(nèi)通脹不斷加劇和全球經(jīng)濟放緩,,中國股市在不久的將來崩盤的幾率最近有所加大,中國股市將不得不進一步大幅下跌,,才能達到合理的估值水平,。 在股市暴跌,海外媒體唱衰的同時,,國內(nèi)專家們開始手忙腳亂地開出藥方:要求政府出手救市,,挽狂瀾于既倒。也許,,中國股市短短十多年的歷史,,我們已經(jīng)習慣了這些專家“變臉”的邏輯:在股市暴漲,政府出手降溫的時候,,他們一個個都是虔誠的弗里德曼主義者,,高舉自由主義大旗,力陳“政策市”的種種弊端,,而在股市暴跌,,政府靜觀其變的時候,他們又搖身成為凱恩斯主義的信徒,,批評政府救市措施之不力,。這已經(jīng)成為思考中國股市問題最普遍的邏輯。 就拿本次暴跌而言,,博覽國內(nèi)專家的諸多觀點,,我沒有看到一個讓人信服的解釋。所有的解釋千篇一律,,不是次貸危機,,就是罕見雪災,。真的是因為次貸危機嗎?可美國人生病,,我們吃的藥比別人還重,。是因為百年難遇的雪災嗎?很顯然,,雪災本身對中國股市的影響不僅有限而且短期,。正是因為我們?nèi)狈φ嬲谋就粱膶<遥粤_杰斯這些洋和尚敢于公然數(shù)次戲弄中國股民,,QFII亦敢以“師傅”的姿態(tài)指點中國股市,甚至《金融時報》這些媒體的妄斷也讓中國股市上躥下跳,,實屬中國股市之最大不幸,。去年我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國股市的長期風險,,中國股市最大的風險不在于投資者的不成熟,,不在于股市過熱,而真正在于投資者對監(jiān)管層監(jiān)管能力缺乏信心,,以及本土機構(gòu)和專家研發(fā)能力的匱乏而導致的股市話語權(quán)的旁落,,這意味著中國股市的方向選擇和政策取向就基本惟國際投行的言論是瞻,話語權(quán)和資產(chǎn)的定價權(quán)基本被國際投行所控制,,中國股市只能隨著國際投行的指揮棒而翩翩起舞,。 誠然,當今世界沒有一個政府會對金融領域中出現(xiàn)的問題袖手旁觀,,維護股市的安全,,避免其暴漲暴跌,是任何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應有之責,,而政府維護股市安全的關鍵是精確研判形勢并制定正確的公共政策,。毫無疑問,美國,、歐洲已經(jīng)處于金融的緊急狀態(tài),,美聯(lián)儲的一系列舉措無疑是及時有效的。但就中國股市而言,,搞清楚這次暴跌的原因,,甚至下大力氣研究中國股市暴漲暴跌的根本原因才是最重要的。無疑,,中國股市的波動性已經(jīng)成為中國金融可能爆發(fā)危機的重大隱患�,,F(xiàn)在的股市,已經(jīng)非10年前所能相提并論,,其對經(jīng)濟的全局影響,,其在中國金融領域的重要地位今非昔比,,但其穩(wěn)定發(fā)揮的長效機制已經(jīng)成為影響中國金融的最大命門,這個問題不解決,,縱使政府出臺多少救市措施,,只不過是推遲了資產(chǎn)價格暴漲帶來懲罰的時間,由于時間的拖延,,事實上這種懲罰變得更為嚴重,。 回到文章之前,全球是否發(fā)生了金融危機,,美國的次貸危機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中國經(jīng)濟甚至金融,,尚是未知數(shù)。中國股市此次暴跌,,或是外圍環(huán)境使然,,或是前期暴漲所引發(fā)的必然暴跌。但無論從中國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或是中國經(jīng)濟的基本面,,我們都看不出中國股市面臨金融危機,需要政府緊急干預的理由,。但有一點不可否認,,當中國股市市盈率超過60多倍,成為全球最貴的股市的時候,,我找不出股市不下跌的任何理由,。如果股市的這輪暴跌是金融危機所致,我贊同政府立即出手救市,,但如果股市的下跌完全是價值的合理回歸,,政府又有什么理由再次陷入政策市的桎梏呢?既然如此,,就讓監(jiān)管層安心制度建設,,從預防中國股市暴跌暴漲的長效機制去慢慢刮骨療毒,而不要隨著股指而陷入政策搖擺的誤區(qū),。市場的問題,,最終還是要市場來解決,這個過程雖然短期痛苦,,但這是成長的煩惱,,惟有如此,中國股市,、股民以及政府才能真正成長起來,。如果中國政府耳根子軟,最終出手救市,真正得益的并非中國股民,,而是那些伺機已久,、準備抄底的外國資本。要想尋求拯救,,我們必須培養(yǎng)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