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購房入戶政策導致城市人口過快增長和帶來了教育,、社保負擔比較重等問題,,廣東省東莞市政府決定2008年1月1日起取消商品房購房入戶政策。(12月25日中新社)
90年代末期以來,,全國許多城市陸續(xù)實施了將城市戶籍的行政門檻變成經濟門檻的辦法,,購房入戶政策變成了各級政府慣用的制度手段。早期的購房入戶政策出臺是基于兩種目的:一方面是戶籍制度改革的創(chuàng)新,為人們落戶到城市打開了一扇方便之門,;另一方面政府面對低迷的房市,,而采取“托市”的非常規(guī)舉措。 購房入戶弊端日益顯現(xiàn)出來,。首先,,戶口與商品房硬性捆綁,已成為推動城市房價上漲的重要推手,。在戶口的強力吸引下,,不但能抬高城市房市的身價,容易形成巨大的財富聚集效應,,而且大量炒房者也會紛至沓來,。譬如,去年大連市明文規(guī)定,,購買商品房人員辦理手續(xù)后,,其購買的商品房3年內不得轉讓。這表明,,商品房在3年后可自由轉讓,,還白拾到一個城市戶口,如此既能賣房,,又能賣戶口的好事,,人們不趨之若鶩才怪呢? 再者,,與現(xiàn)行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嚴重相悖,。近年來,國家無論是出臺國六條,、國八條,,以及一系列的打壓房價惡性上漲的公共政策,,其目的就是讓老百姓安居樂業(yè),。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中央的政策遇到地方政府的“軟抵制”,,國家的“組合拳”被地方的“太極手”,,化為烏有。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購房入戶政策,,政府為了多賣房子,,竟然為開發(fā)商出頭下發(fā)紅頭文件。很明顯,,地方政府已淪為開發(fā)商的“推銷員”,。盡管國八條明確規(guī)定,建立政府負責制,對住房價格上漲過快控制不力的,,要追究有關責任人責任,。但是,“國八條”出臺已經有兩年多了,,也沒見地方領導因房價過高而丟掉官帽的,。 此外,購房入戶政策會產生各種巨大的潛在風險,。誠然,,高房價會給政府帶來GDP上升與財政收入增長等諸多政績,也會給開發(fā)商帶來滾滾財源,,但高房價更會帶來巨大風險,,如金融風險、經濟結構失調,、通貨膨脹以及財政風險等等,,這些風險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會集中爆發(fā),。顯然,,靠購房入戶政策拯救房市,無疑是飲鴆止渴,,即便它能暫時緩解低迷的房市,,但其負面作用會讓城市管理不堪重負。 值得玩味的是,,廣東省東莞市不是站在降低房價,、配合國家調控以及降低風險的立場,來斷然取消購房入戶政策,,而是站在自身利益的角度,,考慮到政府實施該政策后,所造成的教育,、社保負擔比較重等問題,,積重難返,難以承受,,才不得已放棄的,。我想,即便東莞市是不得已而為之,,但是,,也應該為該市取消這項政策叫好。 必須承認,,任何一項政策都有利有弊,,這就要求政府在出臺每一項公共政策之前,對政策可能引發(fā)的利弊作通盤考慮,不能只看到“利”,,對“弊”視而不見,,更不能與國家政策相沖突。因此,,筆者建議,,國家有必要對全國實施購房入戶政策的城市,進行一次徹底清理,,讓這項“弊”遠遠大于“利”的政策,,淘汰出局,盡早在公眾的視野中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