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語文課本中發(fā)現(xiàn)了63處標點錯誤,,一作文培訓班教師一紙訴狀將教育部告上法庭。在鄭州市緯五路和經(jīng)五路交叉口西北角一寫字樓,,當事人彭幫懷向記者展示了發(fā)現(xiàn)的63處錯誤,這些錯誤來自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語文課本三年級至六年級共8冊課本,,全部是標點符號的格式錯誤,。(《河南商報》11月13日)
作為教材,課本上出現(xiàn)這么多錯誤實在不應該,,“錯版”教材橫行校園,,有悖教書育人的最終目的。如果這些“錯版”教材不是盜版的話,,我支持彭幫懷老師狀告教育部,。作為教育界最高行政領導部門,教育部應該承擔相應的領導責任,。如果是盜版教材,,那么,則更應該有人為此擔責,,是誰讓盜版教材“混”進了正版教材隊伍,? 其實,教科書錯誤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了,。今年10月27日,,山東濰坊三中初二學生發(fā)現(xiàn)《中國歷史地圖冊》出現(xiàn)時間錯誤;前不久,,湖北省通山縣一名中學語文教師在網(wǎng)上發(fā)表7000余字的帖文,,指出人教版高中語文教科書第一冊40多個語法、邏輯不嚴密的病例,�,?梢姡板e版”教材大有泛濫之勢,,若是按照這樣的教材去教育學生,,豈不是誤人子弟? “錯版”教材的大行其道,,一方面說明教材審定部門責任心不夠,,審核把關不嚴,導致“錯版”教材能夠順利走上教材“正軌”,。另一方面,,說明編輯人員缺乏認真負責的敬業(yè)精神,他們不是將教材編輯審定作為自己肩負的重任,,而是敷衍了事,,這種不負責任的態(tài)度,與嚴謹治學,、求真務實的教育作風實在相去甚遠,。“錯版”容易產(chǎn)生誤導,讓孩子“錯了還不知道錯在哪里”,,實在是害人不淺,。 但是,盜版書籍有人喊打,,“錯版”教材卻無人擔責,,導致教材屢屢出錯,并在校園“橫行”,,這是一個非常奇怪的現(xiàn)象,。“錯版”教材橫行校園,,讓人為我們的孩子擔憂,,也讓人為我們的教育擔憂。必須有人對“錯版”教材負責,,教育部應該“追回”那些“錯版”教材,,并對負責編輯、校對,、審核的專家進行追責,,只有這樣,才能讓“錯版”教材在校園消失,。 |